成語《秦晉之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秦晉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
詞源: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 何以卑我!”
詞由: 春秋時代, 晉國和秦國是兩個鄰近的實力相當的大國。晉獻公在位時, 為了加強同秦國的友好關系, 把自己的長女嫁給了秦穆公。爾后, 兩國經常聯姻, 以保持友好關系。到了晉懷公即位, 由于他生性刻薄, 殺戮德高望重的老臣狐突, 弄得上下離心, 人人自危。這時, 流亡在外的晉公子重耳, 來到了秦國。重耳忠厚謙恭, 才華出眾, 深得秦穆公的歡心。穆公不僅將宗女懷贏嫁給重耳, 還答應幫助重耳回國奪取政權。公元前六三六年春天, 重耳在秦軍的衛護和國內群臣的擁戴下, 回到晉都曲沃, 殺死了懷公, 即位為君, 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對秦穆公的支持和幫助非常感激, 還讓太子姬驤也娶了一位秦國的宗女穆贏做夫人。從此,秦、晉兩國在整整六年的時間里一直友好相處。
詞義: 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保持友好。后泛指兩姓聯姻。
書證: 元·喬夢符《兩世姻緣》第三折: “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 “吳侯欲與君侯結秦晉之好, 同力破曹, 共扶漢室, 別無他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到了麟鳳山, 訪到魏家, 投了書信, 兩家結為‘秦晉之好’。”
上一篇:成語《秦庭之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窮當益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