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弄兵潢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弄兵潢池:nòng bīng huáng chí
詞源: 《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 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 故使陛下赤子, 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詞由: 漢宣帝時, 渤海郡及其附近的老百姓, 因為受不了壓迫, 加上連有災荒, 生活困苦, 就紛紛起義反抗了。漢宣帝任龔遂為渤海太守去平亂。這時龔遂已七十多歲了,漢宣帝怕派他去起不了什么作用, 就試試他拿出什么好辦法來。龔遂說:“那里離京城很遠, 皇上的恩澤沒有達到;百姓困于饑寒,地方官吏又不體恤, 所以就出事。不過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象孩子在水塘邊玩玩兵器罷了。”龔遂到任后, 確是沒有用兵鎮壓, 而是安撫救濟, 郡中秩序就逐漸安定下來了。
詞義: 在水塘旁邊玩玩兵器。顏師古注:“積水曰潢。”形容搗亂分子的無能, 造不起反, 成不了大事。
書證: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今之革命, 非徒手弄兵潢池而已, 又將借權以便從事。”章炳麟 《致袁世凱商榷官制電二》:“發難首功者, 非無穩健智略之人, 何取弄兵潢池之陳其美?”
上一篇:成語《弄假成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張良慕赤松》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