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坐不垂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坐不垂堂:zuò bù chuí táng
詞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詞由:西漢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有口吃,卻善于作文寫書。他與卓文君成婚后,家財百萬,經常稱病閑居在家,不慕當官。有一次,他陪同皇帝到長楊打獵。那時皇帝正十分熱衷于追逐野獸,相如因而上疏勸諫道:“一個有遠見的明君能在事情沒有萌生的時候就注意它,危難還未出現時就躲避它。災禍,大多隱藏于細微的事物之中,而在人們麻痹大意的時候發生。所以諺語說:‘家里積有千金,但常不坐在近屋檐。’那富貴人家的子弟竟也這么自愛啊。希望陛下多加觀察、留意。”皇上聽了,認為很有道理。
詞義:坐時不靠近屋檐,以防瓦片墮落傷害身體。垂堂:近屋檐的地方。比喻置身危險的境地。
書證:《史記·袁盎列傳》:“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闭卤搿杜c吳君遂書》:“向在張園, 嘗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昭示大眾, 是時教育會初開, 愛國學社初立, 而仆已持此義, 至今一歲, 猶堅持未變, 亦自以為頑錮之渠魁矣?!?
上一篇:成語《國色天香》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多才多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