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鳳毛麟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鳳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詞源: 《南史·謝超宗傳》:“超宗殊有鳳毛。”
詞由:南北朝時的宋代有個謝超宗,是著名文學家謝靈云的孫子。謝超宗聰明好學,文章寫得很漂亮,后來的宋孝武帝劉駿很賞識他。王府中的重要文告函件,都出自謝超宗手筆。新安王(孝武帝第八子劉子鸞)的母親殷淑儀逝世時,謝超宗寫了一篇表揚死的悼詞;孝武帝讀后,非常稱贊,說道:“超宗殊有鳳毛,靈運復出(又出了一個謝靈運)!”鳳凰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如果真有的話,當然是稀世的珍寶了,所以人們用它來比喻少有的優秀人材。并且往往和麟角(也是稀世珍寶)連在一起而成為鳳毛麟角。
詞義:鳳凰的毛,麒麟的角。鳳:鳳凰,傳說中的鳥王;麟:麒麟,傳說中珍異動物。比喻可貴而不可多得的人或事物。
書證: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摘抄·卷五·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冰心《“晚霞”和“萊陽綠”》:“(解放前)我們廣大的國土上所出產的那些美麗堅潔的玉石都沒有得到大量的利用,而治石的工人也少到象鳳毛麟角。”
上一篇:成語《冢中枯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出山小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