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冢中枯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冢中枯骨:zhǒng zhōng kū gǔ
詞源:《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詞由:東漢末年,徐州牧陶謙病危,就對別駕 (官名) 糜竺說:“若不是劉備來, 就不能治理好徐州。”陶謙死后, 麋竺率領(lǐng)州人迎接先主劉備, 先主不肯接受, 他說:“袁公路(即袁術(shù)) 就在離這兒不遠的壽春(今安徽壽縣),他家四世三公, 眾望所歸, 你們可以交給他管轄。”在場的北海相孔融接著對先主說:“袁公路哪是個憂國憂民、平定天下的人啊? 他象是埋葬在墳?zāi)估锏目莨牵?你何需把他放在心上呢! 現(xiàn)在百姓將徐州托付給有才能的人, 等于是天賜給你的, 如若不領(lǐng)這份情, 以后你懊悔就來不及了!”經(jīng)過孔融等一番勸諫, 劉備才統(tǒng)領(lǐng)了徐州。
詞義: 墳?zāi)怪械目莨恰Z#?隆起的墳?zāi)埂?莨牵?白骨。比喻人的沒有能力和作為。也指死人。
書證: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嶺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刊。”明·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二十一回:“(曹) 操笑曰:‘冢中枯骨, 吾早晚必擒之。’”
上一篇:成語《其勢洶洶》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鳳毛麟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