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蟠虎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龍蟠虎踞:lóng pán hǔ jù
詞源: 《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吳錄》: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 因睹秣陵山阜, 嘆曰:‘鐘山龍盤, 石頭虎踞, 此帝王之宅也!’”
詞由: 劉備為了實行聯吳政策, 就派諸葛亮到吳都建業去。諸葛亮到了建業, 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 感嘆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 猶如一條龍回繞著建業, 石頭城也很威武, 就象老虎般蹲踞著。這真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啊!”
詞義: 象龍那樣盤曲, 象虎那樣踞坐。蟠: 曲折環繞; 踞: 蹲, 坐。特指南京。又形容地形雄壯險要。亦作“虎踞龍蟠”、“虎踞龍盤”。
書證: 唐·李白《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 帝子金陵訪古丘?!彼巍?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xinqij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虎踞龍蟠何處是? 只有興亡滿目。”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三回:“那城: 虎踞龍蟠形勢高, 鳳樓麟閣彩光搖。”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上一篇:成語《齊東野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去不復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