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補天浴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補天浴日:bǔ tiān yù rì
詞源:《淮南子·覽冥訓》:“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又。《山海經·大荒南經》:“義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
詞由:《淮南子·覽冥訓》里說,上古時代,共工怒觸不周山,把這撐天的大柱撞斷了,天坍塌了一大塊。女媧就殺了一只大烏龜,斬下它的四腳,作為四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又在江河里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把它們煉成熔液,用來補天。《山海經·大荒南經》里說,太陽女神羲和,生了十個兒子,也就是十個太陽。羲和常常帶著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兒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干干凈凈,十分明亮。她讓十個兒子,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
詞義:女媧補天,羲和浴日。比喻功勛極大,無可以擬。亦簡作“補天”。
書證:《舊唐書·音樂志一》:“高祖宿地補天。重張區字。”《宋史·趙鼎傳》:“(張)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山帶河之誓。”
上一篇:成語《衣輕乘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被發左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