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蜻蜓點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蜻蜓點水:qīng tíng diǎn shuǐ
詞源:唐·杜甫《曲江二首》詩:“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詞由: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處,原為漢武帝所造,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加修造。該池池水澄清,花卉環列,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暮春,仍任左拾遺的杜甫,來到曲江看花喝酒。詩人看到經歷安史之亂后,曲江往日盛況遠沒有恢復。盡管眼前江頭景色是美好的,蝴蝶飛舞,穿越于花叢深處;蜻蜒點水,自在地在水面上飛轉。但畢竟是暮春時分了,這樣恬靜、自由、美好的境界還能存在多久呢?郁郁不得志的杜甫,面對現實,只有把思緒寄托于吃酒、賞花玩景,和及時行樂上了。
詞義:蜻蜓觸水,一點而過。比喻做事圖表面,不深入。
書證:宋·晏殊《珠玉詞·漁家傲》:“嫩綠堪裁紅欲綻,蜻蜓點水魚游畔。”老舍《四世同堂·二十八》:“他原諒了自己,那點悔意象蜻蜓點水似的,輕輕的一挨便飛走了。”
上一篇:成語《落落難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螓首蛾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