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欲罷不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欲罷不能:yù bà bù néng
詞源: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
詞由: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學業成就后, 對老師的高深學問愈益敬佩。有一次, 顏淵喟然嘆息說:“夫子的學問可算得高深莫測了。仰視愈覺其高, 鉆研更感其深。看看好象在前面, 忽然又象在后面, 真是捉摸不定, 要想透徹地理解它、掌握它, 是多么不容易啊! 幸而夫子教人循循善誘, 井然有序。既用文采使我廣博, 又用禮節來約束我, 使我要想停業不學而不能, 唯有竭盡才力去學。”
詞義:原指顏淵學習孔子的儒道想停止而不能停止。后泛指迫于某種原因, 想中止而無法中止。
書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設或命運坎坷, 從中別生枝節, 拖延日久, 雖要將就了事, 欲罷不能。” 《晚清文學叢鈔·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二回: “梁早田聽了,暗忖自己辦江州的煤礦, 正自欲罷不能,……”
上一篇:成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止戈為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