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春蘭秋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春蘭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詞源:《楚辭·九歌·禮魂》:“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詞由:《禮魂》從音樂方面說,這是《九歌》樂章的尾聲,從內容方面說,是送神活動情景的記敘。《九歌》前十篇,記敘祭祀十個鬼神。祭了鬼神,還要把鬼神送走,所以《禮魂》這《九歌》的最后一篇,就是對祭祀活動的結敘:盛大而隆重的祭祀活動就要結束了,擊鼓的聲音急疾而又高響,巫人手持著香草跳舞舞個不停,陪祭的打扮得很漂亮的倡優、容態和巫人配合得極為和諧。春天祭以蘭花,秋天祭以菊花,從春蘭到秋菊,年復一年,無窮盡的祭祀下去。
詞義:春天以蘭花為美,秋天以菊花顯艷。比喻各擅其美,各有專長。洪興祖補注:“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
書證: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春蘭秋菊益生津,金桔木瓜偏爽口。”魯迅《偶成》:“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
上一篇:成語《日居月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智盡能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