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斗酒百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斗酒百篇:dǒu jiǔ bǎi piān
詞源: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詞由:詩酒和李白,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也說過: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還說他酒興濃時落筆能使五岳搖動,杜甫同李白的友誼,首先是從詩歌上結(jié)成的,但還是酒友。因此,杜甫對他的飲酒也很了解,說他喝醉了常常在長安街頭的酒家睡倒。他酒興愈濃,詩興愈足,杜甫夸他喝了斗酒能賦詩百篇。而且他醉后更加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他也不是那么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表現(xiàn)出他不畏權(quán)貴的思想性格。
詞義:喝一斗酒,作詩一百篇。斗:古代酒器。形容酒量大,酒喝得愈多愈能作詩。
書證: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房師孫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與醒時無異,館閣諸公以為斗酒百篇之亞也。”
上一篇:成語《斑駁陸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斗雞走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