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水火無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水火無交:shuǐ huǒ wú jiāo
詞源:《隋書·趙軌傳》:“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請酌一杯水奉餞。”
詞由:隋朝有個趙軌,官任齊州別駕。趙軌為官清廉,無所取于民。他在齊州四年,上級來考查其政績,年年都是最佳,是當時著名的循吏。后來,皇上得知趙軌是個好官,就徵召他入朝任職。當趙軌離開齊州前往京師時,齊州的父老百姓都來為他送行。老百姓無不揮淚哭別,他們說:“別駕在齊州做官,從來不得百姓的好處,就象水火不能相容一樣。所以,我們不敢拿酒來為大人送行,請允許我們用淡水一杯為您餞別。”
詞義:水與火不能相容。比喻為官清廉,無所取于民。
書證: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囊底寄警敏》:“達公變色曰:‘本院與屬吏水火無交,貴縣言作郡難,有說乎?’”
上一篇:成語《欲速不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永垂不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