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探驪得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探驪得珠:tàn lí dé zhū
詞源: 《莊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 其子沒于淵, 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淵, 而驪龍頷下, 子能得珠者, 必遭其睡也。”
詞由: 傳說古代黃河岸邊住著一家窮人, 他們全靠編織蘆葦簾為生。一次, 這家的兒子潛入到黃河深水中, 探得一顆價值千金的珍珠。帶回給其父親看后, 父親說道: “這顆價值千金的珍珠, 必定是在九重深淵中黑龍下巴底下取出的, 你能得到它, 必定是碰巧了, 黑龍正在睡大覺吧!”
詞義: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驪:古指黑龍。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后常比喻做文章得題之精蘊所在。
書證: 《古今詩話·探驪得珠》:“元稹、劉禹錫、韋楚容同會樂天舍,各賦‘金陵懷古’, 劉詩先成, 白曰:‘四人探驪, 子先獲珠, 所余鱗角何用?’三公乃遂罷作。”
上一篇:成語《拒人于千里之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擲地有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