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舍桃花》詠桃花詩鑒賞
于謙
野水縈吁石徑斜,蓽門蓬戶兩三家。
短墻不解遮春意,露出緋桃半樹花。
于謙這首詠桃花詩仿杜牧《山行》詩格式,用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構思,寫出了村舍桃花的別致風韻,很值得一讀。
首句“野水縈吁石徑斜”寫的是桃花所處環境,不是上林桃園,名門貴府,而是在山野村舍之中。在野水彎曲盤繞的山村中,有條歪歪斜斜的石徑小路。路旁則有“蓽門蓬戶兩三家”,兩三戶農村茅舍座落其旁。這兩句就勾畫出一幅山鄉野景圖。第三句轉折“短墻不解遮春意”,說農家茅舍短墻不懂得遮攔一下春意,以致于露出緋桃半樹花?!边@最后一句是畫龍點睛之筆,前面幾句全是為了烘托出這最后一句而設的鋪墊。就好象猜謎的謎底一樣。當然,詩人在這里并沒有寫桃花的更為具體的形象,全詩中僅“緋桃半樹花”五字語涉桃花,但由于前面有了鋪墊,所以這五字就顯得形象格外鮮明,絲毫不亞于通篇寫桃之作。這道理很明顯,一片紅色未必能令人醒目,或者說由于紅色強刺激反而使視覺神經麻木因而不在意,若是萬叢綠中一點紅,雖只一點,卻因有萬叢綠作陪襯反而更令人注目。震耳欲聾鼓聲聽久了也使聽覺神經麻木而不覺其聲之在耳,倘若在悅耳絲弦聲中頓起一個高聲或鎖吶,或鑼鼓,其引人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于謙這首詠桃花詩就是借助人們藝術鑒賞心理中這就感覺變化特點,層層鋪墊,最后推出桃花形象,給人留下回味余地,令人耳目一新。說于謙仿《杜牧》山行詩格式是因于詩押韻字斜、家、花,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娭许崳纸酝?。至于說用葉紹翁《游園不值》中“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意境,也是不言自明的。短墻不解遮春露出半樹緋桃花,很相仿佛。當然只能說相類似,而藝術價值于謙這首詠桃花之作是遠不能同葉紹翁詠杏之作相比,因而藝術貴在創新而不在模仿。
上一篇:豐坊《桃花歌》詠桃花詩賞析
下一篇:儲氏《桃花》詠桃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