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木筆花》詠木蘭花詩鑒賞
盧肇
軟如新竹管初齊,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好于箋墨并分題。
木筆花,(又名木蘭花)因其花蕾大如毛筆頭,故有木筆之稱。《木筆花》這首小詩緊緊抓住“筆”的特點,生動地描繪了木筆花的形象;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贊嘆之情,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詩的首句“軟如新竹管初齊”從寫花梗入手。“管”,即指木筆花下部的枝梗,有節,狀如剛出土的竹子。毛筆桿即用細竹管制成。詩人以“新竹管初齊”來比喻木筆花梗,不但貼切生動,而且使人自然聯想到這么多花梗猶如一支支柔軟的毛筆。“筆”是“文房四寶”之一,包括作者在內,哪一位文人能不喜愛? 所以開頭一句,不僅含義豐滿,而且蘊含著深沉的感情。
次句緊扣題目,詩人以工筆重彩專門描繪木筆花。“粉膩紅輕”四字,便將木筆花粉紅嬌嫩、光鮮奪目的形象活盤托出,如同讀者親眼看到一樣。接著一個“攜”字,不僅總攬本句,而且承接了上句。它既指攜帶芳氣濃郁的木筆花,又含攜帶柔軟的毛筆。言簡意賅,耐人尋味。開頭兩句逼真地描寫出木筆花的嬌麗姿態,不由得惹人喜愛!
三、四兩句,詩人進一步抓住“筆”的特點,直抒對木筆花的贊賞之情:“誰與詩人偎檻看,好于箋墨并分題。”文人們一起詠詩題箋,向來是賞心樂意的趣事,古代留下這方面不少的佳話。但詩中以詩人“偎檻”賞花與“箋墨并分題”作比,并得出一個“好”字、這就將木筆花的嬌麗誘人和它壓倒一切文人樂趣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渾厚的藝術境界,便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顯得格外壯美而又親切感人。至此,全詩的主題得到了揭示,詩意更引深一層,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升華到頂峰。
王夫之《姜齋詩話》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首小詩通篇不著一“花”字,但處處在寫花,又處處寄寓著作者的贊嘆之情,情景交融,妙合無垠,因而感人至深。
本詩作者盧肇(一作吳融),晚唐詩人。曾于會昌三年狀元及第。為人正直,不依附權貴,著有《文標集》。《全唐詩》錄其詩一卷,里面不乏佳作,七絕《木筆花》即可窺見一斑。
上一篇:李商隱《木蘭》詠木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皮日休《揚州看辛夷花》詠木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