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詠芙蓉詩》詠荷花詩鑒賞
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這首詠芙蓉,即荷花之詩只有四句二十字,卻把荷花描繪得有聲有色,活靈活現,給人以美的享受。頭兩句詠荷花含苞未放的容姿。其中的“紫葉”,系指荷葉尚在卷曲剛露出水面時的顏色。對此,古代詩賦里也多有吟詠和描繪。《初學記》于芙蓉條說:“紫飾朱儀”,即是寫它的紫葉紅花。并引張奠《芙蓉賦》說:“綠房翠蒂,紫飾紅敷,黃螺圓出,垂蕤散舒。”另外,鮑照在《芙蓉賦》里也說:“森紫葉以上擢,芬湘蕊而下傾”。其中的“朱房”,是指含苞未放的紅色蓓蕾。這兩句是說,微微的風吹動著紫葉,紫葉輕輕地搖擺著。露水滋潤著紅色的蓓蕾。在作者筆下,紫葉與紅蕾互相映襯,不僅顯得格外艷麗奪目,而且呈現出嬌媚的儀態。如果說頭兩句是側重詠物,那么后兩句則是側重抒情。但這種抒情,不是詩人直接抒發個人之情,而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借荷葉、荷花抒情。“中池”,即池中。“綠”,顯然不是寫池水的碧綠,而是指荷葉展露,布滿荷塘之綠。“待我”,即等待我。這里的“我”,是荷花自指。“泛紅光”,自然也不是寫日光照射之光,而是指紅花開放的光彩。后兩句是說,池塘里之所以呈現出一片翠綠,是在等待我開放鮮艷的紅花。作者把荷葉、荷花人格化,寫得有情有意。好象綠葉有意為荷花而繁茂,而荷花則有待綠葉而開放。這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紅花與綠葉密不可分的關系,寫得生機盎然,頗富情思。俗語說,紅花還要綠葉配。有葉無花,或有花無葉,都會顯得單調。只有紅花綠葉相配,才會顯得分外諧調,格外動人。“待我泛紅光”句,如果說是單純詠花,代花抒情,那已經寫得情思纏綿,神彩飛動,令人回味無窮了。但倘有寓意,詩人以花自比,那么很可能是作者仕途得意時的寫照,從而反映了作者為成就事業積極進取的奮發精神。
沈約是注重聲律對偶的作家,在這首詩里也有明顯體現。就前兩句而言,微風對輕露,搖對拂,紫葉對朱房。名對名,動對動,形容對形容,對仗工整,給人以整齊之美。就聲律而言,聲律諧調,音韻鏗鏘,讀起來瑯瑯上口,使人感受到音韻和諧之美。另外,本詩狀物生動傳神,如頭兩句寫荷葉、荷花的色彩和姿態時,著重描繪它們在微風和輕露中的姿色生動逼真。再如寫荷開紅花,不用開花字樣,而以“泛紅光”出之,大大增強了詩的意味,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張華《荷詩》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衰荷》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