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而不碎的玻璃
彭奈迪脫斯是法國的化學家,他發明了一種不易打碎的“安全玻璃”。
這是1907年的一天,彭奈迪脫斯正在實驗室里整理放試管、燒瓶等實驗用品的架子。一不小心,手里的一只玻璃瓶子掉到了石頭地上?!巴炅恕?,他心想。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瓶子很完整地在地上躺著。他拿著瓶子一看:瓶子沒有破碎,只是布滿了橫七豎八的裂紋。
彭奈迪脫斯一向有努力滿足自己好奇心的習慣,他便用心觀察、分析起來:瓶上的標簽告訴他,這原來是一只藥水瓶,由于放的時間長了,水分蒸發掉了……也就是說,這是一只普通的空瓶子,并沒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那為什么摔不破呢?”他想,“這地是石頭鋪的,可不是海綿?!?/p>
他又找來一只空瓶子,輕輕往地上一摔,空瓶子一下子摔得粉碎。疑團沒有解開,他把那只摔不破的瓶子放回原處,也沒去打掃那只打碎的瓶子的碎片,陷入了苦苦地沉思……
彭奈迪脫斯有天天看報的習慣。幾天后,報紙上一條關于汽車發生事故的新聞吸引了他。報道說,乘客被車窗玻璃的碎片擊傷,數位乘客被送進了醫院……
看到這兒,他不由又想起了那個裂而不碎的玻璃瓶,他下決心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
他立即趕到實驗室,取出那只瓶子,進行仔細的檢查。于是,他找到了原因:瓶子里的藥水蒸發之后,留下了一層堅韌透明的薄膜,緊緊地貼在了玻璃上。瓶子能裂而不碎的奧秘就在這里!
很快,他又聯想到貼過白紙的窗玻璃受到打擊后往往也是裂而不碎的,這時,發明一種“安全玻璃”的念頭在他心中油然生起。就這樣,他開始了玻璃涂膜的實驗。
作為一個化學家,尋找適合在玻璃上涂抹的藥水并不很難。當然,除了附著力,還必須考慮到涂層的透明度……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選用、涂膜、干燥、摔擊,他終于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涂料。
他找來了民用窗玻璃、玻璃瓶子、汽車玻璃等各種玻璃制品,分別給它們涂上了新發明的涂料。經過摔擊實驗,結果證明,每塊玻璃都只是出現許多裂痕,都沒有出現碎片橫飛的現象。
彭奈迪脫斯并沒有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他進一步想:“單層的玻璃是如此,要是用配制的涂料把兩塊平板玻璃粘合在一起,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說干就干,他立即粘合了兩塊平板玻璃。等涂料粘合劑干透之后,他對這種雙層玻璃進行了“破壞”。玻璃雖然遭到“暴徒”的多次打擊,但只是出現了幾處輕傷——幾條稀疏的裂紋。
安全玻璃被廣泛應用于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
就這樣,“安全玻璃”誕生了,并廣泛地被應用于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上。
上一篇:藝術沒有止境
下一篇:讓我們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