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時勇敢,分開時亦不糾纏
“看著身旁的人一對對/想起誰心痛在作祟/你看窗外山花開得那么美/只想牽你的手化蝶翩翩飛/我以為愛過就不會后悔/每次醒來的時候眼角還有淚/難道受傷的心還在呼喚誰/快來吧快來吧讓我愛一回/誰是誰的誰的誰/誰讓誰憔悴/誰是誰的誰的誰/誰讓誰傷悲/來來往往的人/誰認識了誰/誰與誰相逢/誰是誰的誰……”
誰是誰的誰,憑欄處,似憶喧嘩舊事,卻終究明白,這世上,沒有誰離不了誰。無論怎樣,我們都要繼續生活,無論如何,我們都還有繼續幸福的機會。
榮獲2010年金球獎的電影《和莎莫的500天》講述了一個頗具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愛情故事,正如宣傳語所言“一個不相信真愛的女孩遇上了一個瘋狂愛上她的男孩”:女孩莎莫有著天使般驚艷的笑容,男孩湯姆則是一個曾經擁有建筑師夢想的普通小職員,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迅速墜入愛河。
湯姆相信命運的安排,堅信女孩就是他的唯一,而莎莫受到兒時父母離異的影響,對戀人關系和婚姻充滿了不安和恐懼。甜言蜜語背后隱藏著不一般的矛盾,一個相信命中注定,一個清醒認識現實。終于,在一個溫暖的午后,湯姆的世界到底還是崩塌了:莎莫毫無理由地向他提出了分手。
故事的結局頗有反諷意味:原本不相信婚姻的莎莫最后成了別人的妻子,而本來堅信命中注定的湯姆卻開始憎恨愛情。就在這時,湯姆遇到了另一個讓他怦然心動的女孩,一瞬間他恍然醒悟,原來沒有什么所謂命中注定,奇跡也不會天天發生,一切都只是隨遇隨緣的巧合。
誠然,我們可以理解,包括你我在內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懷有一種美好的愿景:盼望一見鐘情,期待至死不渝。很多時候,女人會一廂情愿地編纂、導演自己的愛情戲,相隨相伴,不離不棄,以為有朝一日終會打動他的心。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那些終究是莊公曉夢,再美,也只是恍恍惚惚的遙遠。一旦失去,便悲慟到深感一輩子不會再愛了。
殊不知,有時候我們戀上的并不是某個人,而只是那種非你不可的美好執著。等到我們邂逅下一個對的人時,回首間才會猛然發現,那個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人竟然變得愈加模糊,那些自以為刻骨銘心的事也已經忘卻得差不多了。
林徽因曾說:“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云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在一起的時候,女人時時感到,再美妙的幸福也不過如此了:她熟知男人的一切,衣服、褲子、鞋子,男人最喜歡的穿衣風格,最愛的口味,最常用的煙酒牌子……一切的一切,女人都無需背誦,因為有愛,所有的記憶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仿佛不經意間就印在腦子里,刻在心里了。
女人逐漸在愛中迷失自己,因為怕失去,所以她不斷加倍地對男人好。但即使這樣,仍舊沒能扭轉那個結局:“我們,分手吧。”
當男人搬離租住公寓時,向來追隨他到天涯海角的女人世界頓時失去了顏色,仿佛自己的靈魂都被裝在了男人的行李箱中,被他全部帶走了。
從此,一切似乎都變得了無生機,工作不順,生活不順,事事不順,仿佛周圍的所有都在和自己作對。
其實,這哪里是有誰在作對,而是手里還握著愛情那一點殘留的痕跡,沒有真正放下。要知道,一份逝去的愛不過是紅塵路上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它不是生活的全部,無論如何,生活還要繼續,還要好好地生活。
正如歌中所唱:“幸福不在遠方,開一扇窗許下愿望,你會感受愛,感受恨,感受原諒,生命總不會只充滿悲傷。他走了帶不走你的天堂,風干后只留下彩虹淚光,他走了你可以把夢留下,總會有個地方等待愛飛翔。”
是啊,一段愛飄走了,卻帶不走你的天堂。蕓蕓眾生,沒有誰可以死生契闊、寸步不離,總會有人來又有人走。愛過,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所獲,是生命的一次成長。同樣是女人,在分手時寫下的心聲,便透露出一種灑脫,一種淡定,一種“自我”的幸福:
現在的我,不再等你夜歸,不必再強迫自己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為總是忘帶鑰匙的你去開門。現在的我,不再問你想吃什么,不必浪費難得的假日等你回家,這讓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現在的我,不再像黃臉婆似的嘮叨你,不再告訴你酒后駕車的種種危險,更不會在晚飯后打電話催你早回。
我已經沒有義務和責任再去管你,也不必顧及你的面子而不敢大大方方地說話。現在的我,變得安靜而善解人意,智慧而充滿理智。朋友見面都說我的狀態很好,這讓我欣喜若狂。
現在的我,想對你說一聲謝謝,謝謝你的離開,讓我開始了更精彩的生活!
生命的旅程中,中途必定會有人下車。人生在世,背負的不止是情感,還有責任。一棵樹和整片森林,一顆星星和整片天空,前方失去的,誰也不知道又會在后來的何時何地重新拾起。未來還長,不用急著傷感,也不用急著尋找,若一生真的只為一次牽絆,豈不是錯過了豐富的所有?
愛情路上,誰又能說一段感情的結束就注定是場悲劇呢?有時,說不定也是另一種美麗的開始。在“沒有誰”的日子里,重新認識自己,再次塑造自我,一個人,浮世也清歡。
上一篇:激勵自己,樂觀向上創造奇跡
下一篇:生命還有什么,就去享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