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失去了,有些東西又擁有了
生活中,我們不要再為自己曾經失去的而堅持,學會放手,說不定你能獲得整個世界。既然我們降生在這個世界,又何必計較命運的不公、生活的失落呢?為什么要因為秋天的零落而怨恨四季的美麗呢?君不見大地雪封凍結的冬天,那大樹上微落著青色的綠芽嗎?有時候,生活就像是一杯蔚藍色的酒,酒杯里盛滿的就是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們不應該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要努力將自己的人生變得灑脫而充實。
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正確看待得與失,我們應該相信,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只有這樣想,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快樂。對于那些失去的東西,不要再郁郁寡歡,人生總會失去什么,也會得到什么,得與失是一種規律,別再糾結失去的,別堅持,放手吧,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整個世界。
人們總是習慣于得到而害怕失去,雖然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是人人皆知的,但人們還是為失去而可惜可嘆,每當自己失去了某些東西,總要難受一陣子,甚至是痛苦。月亮也會有圓缺,但依然皎潔;人生即使有缺憾,但依然很美麗。曾國藩說:“道微俗薄,舉世方尚中庸之說。聞激烈之行,則訾其過中,或以罔濟尼之,其果不濟,則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豈必一一求有濟哉?勢窮計迫,義無反顧,效死而已矣!其濟,天也;不濟,于吾心無憾焉耳。”
人們若是把成功與失敗都歸結于天命,當然免不了唯心,但對于自己所失去的,總以平常心對待,這就是一種坦蕩的心態。很多時候,只要自己努力過,得到與失去都不那么重要,也沒有什么怨恨。
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思考,那些得不到、已失去的東西其實只是源于對沒有實現的愿望的渴望。即便我們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些東西,不顧后果地想盡辦法得到那些當初未能得到的東西,把那些失去的東西找了回來,誰又能保證且誠實地說這些東西就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呢?
為人處世,尤其是這樣,假如太計較失去的,自己也就沒辦法認真地做以后的事情。那些患得患失的人總是將與得失放在首位,人活一世,即便得到的東西再多,死的時候也帶不進墳墓,這又何必呢?如果失去了,那就學會放手,不要堅持,不要糾結,這樣我們才能收獲輕松的心情。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你以為你失去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最好的東西,人生就是這樣,當你為失去而處處堅持的時候,你所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份美好的心情,還有可能影響整個事態的發展。相反,如果對于所失去的,你能完全地放下,那么你將獲得一份輕松無比的心情。
我們總是生活在得與失之間,當一個人處心積慮地得到什么的時候,同時也無可奈何地失去了什么。因為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這種“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情懷,如果我們能明白生命的可貴,那就會明白人生最美的是奮斗的過程,為失去而堅持,只不過是自尋煩惱。
泰戈爾曾說:“曾錯過太陽,但我不哭泣,因為那樣我將錯過星星和月亮。失去了太陽,可以欣賞滿天的繁星;失去了綠色,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我們走進了成熟的人生。”失去的不能再得到,過去的不能再回來,不如趁機會抓住眼前的一切,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說不定我們能收獲整個世界。
得不到的讓人渴望,已經失去的讓人惋惜,這些我們都很在乎。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就會發現,我們不停地眺望遠方根本不屬于自己的一切,反而模糊了離我們最近的幸福。有人說,人生要活得有分寸,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搶過來也會離開你,何必讓自己這樣狼狽呢?失去東西,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珍惜,與其為失去的東西而后悔,還不如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得不到的東西,那表示這根本不屬于自己,又何必強求呢?即便你強求來了,也會發現并不是想象中的幸福;已經失去的東西,已經過去了,即便你后悔再多,也挽回不了。與其為得不到和已失去而堅持,不如好好珍惜當下所擁有的,這才是人生一大幸福。
花草的種子失去了在泥土中的安逸生活,但卻收獲了在陽光下發芽微笑的機會;小鳥失去了幾根美麗的羽毛,卻經過風吹雨打,收獲了在藍天下凌空展翅的機會。人生總是在失去與獲得之間徘徊,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而且,失去本身就是另外一種獲得。因此,對于得與失,還有什么看不開的呢?
啟示
人往往如此,得到的東西不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珍貴,漫漫人生,多少人感嘆:覆水難收,后悔莫及。有時候,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們不懂得把握,并非得到越多就越幸福,幸福就是珍惜當下所擁有的,這樣才不會給自己留遺憾。
上一篇:無目的的忙,會變成“盲”“茫”
下一篇:有些堅持是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