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復雜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有個復雜的外殼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我們常沿著自己的思路尋找解決方法,但事實上,結果卻不盡人意,甚至讓我們走進了死胡同,而當我們回過頭來反省時,卻發現,原來有一條極為簡單的方法。那些看似錯綜復雜的問題,其實是我們的思維為其安上了復雜的外殼,如果我們能簡化思維,讓問題回到原點,那么問題便能迎刃而解?,F實生活中的每一個年輕人都明白,思維是一切競爭的核心,因為它不僅會催生出創意,指導實施,更會在根本上決定成功。它是改變外界事物的原動力,如果你希望改變自己的狀況,獲得進步,那么首先要從改變思維開始。
在稻盛和夫管理京瓷公司期間,他便常用這一思維模式解決員工之間的紛爭。
在工作上,因為意見不合,這些員工常會出現一些分歧,此時如果一位員工說:“不是那樣的。”那么,另一位員工必會反駁:“不對,應該這樣”。除了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也會出現這種狀況,并且,矛盾產生的緣由往往多種多樣的,而最終結果是,問題常常鬧到作為總經理的稻盛和夫那里。
于是,稻盛和夫在傾聽雙方陳述理由后,得出“應該這樣、這樣更好”的結論時,大家都表示信服,好像忘記了剛才唾沫橫飛的爭論,都輕松愉快地返回工作崗位。
稻盛和夫認為,問題得到解決,不是因為地位最高的權威者一言九鼎,而是因為他從遠離利害關系的第三者立場出發,冷靜地解析問題,指出這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擔任稻盛財團副理事長、世界著名數學家廣中平佑先生如此表述出他的真知灼見:“看似復雜的現象,其實不過是簡單的投影?!边@是廣中平佑先生在解答出屆時為止誰都沒有解開的數學難題時說的。所以,稻盛和夫提出,越是錯綜復雜的問題,就越要回到原點,根據單純的原理原則進行判斷。面對很棘手的問題,用樸實的眼睛、根據簡單明快的原理,對事情的是非、善惡進行判斷即可。
其實如果你細細觀察,你也會發現很多類似的問題:大到國家、政治問題,小到工作、生活甚至家庭中的矛盾,當事者各有意圖,各有道理,使得原本十分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怪異了。
事實上,生活中,一些年輕人,為了使思考更加全面,他們會給問題設置很多規則,而這些規則對于問題的解決卻是障礙,為此,你必須解放自己的思維,越是復雜的問題,越是要回到原點。
有這樣一個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一次,三個人一起坐熱氣球旅行,這三個人都是關系人類命運的科學家。第一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使地球免于遭受滅亡的絕境。第二位是環保專家,他可以拯救人類免于因環境污染而面臨死亡的厄運。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種植糧食,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而亡的命運。但到一半旅程,卻發現熱氣球充氣不足。就在那一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余的兩人得以存活,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
因為獎金數額龐大,征答的回信如雪片飛來。每個人都竭盡所能地闡述他們認為必須丟下哪位科學家的見解。最后,結果揭曉,巨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將最重的那位丟出去。
我們在贊嘆小男孩的答案時,也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任何復雜的現象,其復雜的也只是表面,其實都有它一般性的規律,都可以找到簡單的分析、處理方式,這就是化繁為簡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的就是找尋規律,把握關鍵。
而其實,這個道理,我們在讀書過程中也曾遇到,讀書是一個先繁后簡的過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先要把書讀厚,再要把書讀薄”,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才是思維的至高境界。然而,要實現思維的簡單化卻絕非易事,年輕人,你需要進行一次徹頭徹尾的心理革命,尤其是要培養自己一針見血地捕捉問題實質的能力。
總之,年輕人應當謹記稻盛和夫的忠告,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造,以悟出生活之道。在很多情況下,外物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改變的就是我們的思想。遇到困難和變化時,讓思維盡顯其靈活和多變的本質,而越是遇到錯綜復雜的問題,越是要回到原點,這樣往往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上一篇:金錢不是你唯一的本錢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為何喜歡說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