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量子力學之父
海森堡簡介
諾貝爾得獎者小簡介
姓名:海森堡(Heisenberg)
出生年代:1901-1976
職稱:物理學家
國家:德國
個人情況:海森堡的父親是一位精通希臘語的古文史教授,母親是一位中學校長的女兒,也具有古語文學修養。海森堡排行老二。1923年他在慕尼黑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從1924年到1927年他在哥本哈根與偉大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共事。他的關于量子力學的第一篇重要論文發表于1925年,他對測不準原理論述的結果于1927年問世。
海森堡于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量子力學,可用于研究電子、質子、中子以及原子和分子內部的其他粒子的運動,從而引發了物理界的巨大變化,開辟了20世紀物理時代的新紀元。為此,1932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海森堡成功故事——善于思考
我們所觀察到的,并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我們提高方法所揭示的自然。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海森堡
海森堡于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量子力學引發了物理界的巨大變化,開辟了20世紀物理時代的新紀元。為此,1932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繼愛因斯坦和波爾之后的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
海森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善于吸取前人的成果又不囿于前人的框框,敢于對前輩的理論提出自己的見解,獨立思考,應是海森堡取得輝煌成就的主要訣竅。
1922年6月海森堡到格丁根去聽物理學大師玻爾有關原子論和原子結構的講座,玻爾的演講使海森堡終身難忘。大廳里擠滿了人,這位偉大的丹麥物理學家的演講使他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覺得玻爾思維敏捷深邃,講演涉及了許多極為本質的東西,令他著迷和神往,當然,他也覺察到了玻爾的見解并不完全源于精確的計算,其中含有很大的直覺成分。玻爾每次講演之后都有長時間的討論,在第三次講演結束時,只有21歲的海森堡突然從后排站起來發言,對玻爾的某一個見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與會眾人的驚訝。要知道,玻爾的理論是不容易找出漏洞的,在如此級別的會上,能夠對玻爾的講演發表看法的,絕非平庸之輩。的確,海森堡提的問題玻爾已經有所考慮,只是一時還無法說清楚,不料這個“破綻”一下就被海森堡抓住了,玻爾不得不暗自佩服這個年輕人。他知道若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的。玻爾不由得產生了要了解這個年輕人的強烈欲望,于是在會后,他邀請海森堡和他一起出去散步。
這次散步在海森堡的科學生涯中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他以后常常對人說:“我在科學上的成長,是從這次散步開始的。”
在他就讀于慕尼黑大學時,玻爾曾前來講學。在聽完講座后,年輕的海森堡給玻爾遞上了一張紙條,并謙虛地說:“這是我對先生研究的學說的一點心得。”對于這樣一位無名小輩的舉動,玻爾當時并未在意,他隨便將紙條放進衣袋中。后來當他偶爾翻出那張紙條時,這位大學者才大吃一驚。海森堡向他提供的正是他沒有深入研究和疏忽了的原理。玻爾因此對海森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3年,海森堡獲得博士學位后,玻爾就邀請他到哥廷根大學當了助教。
海森堡不迷信權威,注重獨立思考,這與他父親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父親的家訓是:“無論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看過才能相信!”“千萬不要盲目!要保證內心的自由,不要受流行見識所左右。你們只應該相信自己的嚴格判斷,并且只對這種判斷負責。”
當海森堡在“格丁根玻爾節”向當時的物理學“教皇”玻爾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當他向物理學大師玻恩遞紙條的時候,當他根據他的思考創立新理論的時候,他一定謹記著他父親的家訓。他把家訓有效地用在科學研究上,他常對人說:“如果你決心獻身于科學,就應該對任何一種想法仔細考慮,一再加以懷疑,不能毫無批判地接受下來。”
教育啟迪
有一位哲人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會思考的人。海森堡的成功道路告訴青年朋友們:成功的機會無處不在,只是她更青睞于善于思考的人。
所有的計劃、目標和成就,都是思考的產物。所以青少年朋友也要學會善于思考,對這個世界多份觀察,對自己的生活多份思考,只有這樣,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上一篇:歐內斯特·海明威——永遠的斗士
下一篇:溫斯特·丘吉爾——英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