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懼中解脫出來
即使再勇敢的人,也有畏懼的時候。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小時候有過這樣一段經歷,5歲的時候,有一次去叔叔家玩。叔叔的房子后面養了兩只公鵝,結果公鵝一見他就一邊怪叫著一邊向他撲來。
艾森豪威爾哪受得了這種恐嚇,于是他拼命跑開,向大人哭訴。受了幾次驚嚇后,叔叔找了個舊掃帚交給他,然后指著公鵝對他說:“你一定能戰勝它!”
當公鵝再次向他撲來時,艾森豪威爾手里拿著掃帚,渾身止不住地發抖。猛然間,他鼓足勇氣大吼一聲,揮起掃帚向公鵝沖去。公鵝見狀掉頭便跑,他緊追不舍,最后狠狠地給了公鵝一下,鵝慘叫著落荒而逃遠遠地躲開,不敢再接近他。
從此,艾森豪威爾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勇于迎戰,就能戰勝對手。曾經有一段時間,他每天放學回家的時候,都被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粗壯好斗的男孩追趕。
有一天,這一幕正好被他父親看見,于是沖他大喊:“你為什么容忍那小子追得你滿街跑?去把那小子給我趕走。”
于是,艾森豪威爾不得不停下來,面對自己很怕的對手。他開始猛烈地反擊,這一招立刻把對手嚇住了,慌忙轉頭就跑。艾森豪威爾頓時勇氣大增,一把將對手抓住,正言厲色地警告他:“如果你再敢找我的麻煩,我就每天打你一頓。”
通過這兩件事的教訓,艾森豪威爾悟出一個道理:別看有些人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其實不過是外強中干,唬人而已。在學習、生活或者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還沒有真正地去接觸和了解問題就將其難度指數無端增大,以至于很快心生恐懼、逃避,最終將自己打敗。
實際上,絕大多數問題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困難和嚴重,只要我們撕破輕率恐懼的面紗,就能很好地解決它。著名將軍巴頓曾經說過:“如果勇敢便是沒有畏懼,那么我從來不曾見過一位勇敢的人。”
即使再勇敢的人,也有畏懼的時候。那么,怎樣才能撕破輕率恐懼的面紗,從恐懼中解脫出來,培養真正的勇氣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強迫孩子們自己面對。
上一篇:人際關系很重要
下一篇:信念是奇跡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