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確立的目標行動
法蘭克博士是市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雖然已經七十歲高齡了,卻保有相當年輕的體態。有個年輕人去采訪朱利斯·法蘭克博士。
“我在好多好多年前遇到過一個中國老人,”法蘭克博士解釋道,“那是二次大戰期間,我在遠東地區的俘虜集中營里。那里的情況很糟,簡直無法忍受,食物短缺,沒有干凈的水,放眼所及全是患痢疾、瘧疾等疾病的人?!?/p>
“有些戰俘在烈日下無法忍受身體和心理上的折磨,對他們來說,死亡已經變成最好的解脫。我自己也想過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個人的出現扭轉了我的求生意念,那是一個中國老人?!?/p>
年輕人非常專注地聽著法蘭克博士訴說那天的遭遇。
“那天我坐在囚犯放風的廣場上,身心俱疲。我心里正想著,要爬上通電的圍籬自殺是多么容易的事。一會兒之后,我發現身旁坐了個中國老人,我因為太虛弱了,還恍惚地以為是自己的幻覺。因為,在日本的戰俘營區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現一個中國人?”
“他轉過頭來問了我一個問題,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卻救了我的命。”
年輕人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什么樣的問題可以救人一命呢?”
“他的問題是,”法蘭克博士繼續說,“‘你從這里出去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我從來不敢想。但我心里卻有答案:我要再看看我的太太和孩子們?!?/p>
“突然間,我認為自己必須活下去,那件事情值得我活著回去做。那個問題救了我一命,因為它給了我某個我已經失去的東西——活下去的理由!從那時起,活下去變得不再那么困難了,因為我知道,我每多活一天,就離戰爭結束近一點,也離我的夢想近一點。”
“中國老人的問題不只救了我的命,它還教了我從來沒學過,卻是最重要的一課,那就是:什么是目標的力量?!?/p>
“目標的力量?”年輕人問。
“是的,目標,企圖,值得奮斗的事。目標給了我們生活的目的和意義。當然,我們也可以沒有目標地活著,但是要真正地活著,快樂地活著,我們就必須有生存的目標。偉大的艾德米勒·拜爾德說:‘沒有目標,日子便會結束,像碎片般地消失?!?/p>
“后來,我看見一個非常消沉的戰俘,于是我問了他同一個問題:‘當你活著走出這里時,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他聽了我的問題之后,漸漸地,臉上的表情變了,他因為想到自己的目標而兩眼閃閃發亮。”
“他要為未來奮斗,當他努力地活過每一天的時候,他知道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了。如果我們有目標要去追求的話,生活的壓力和張力就會消失,我們就會像障礙賽跑一樣,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惜沖過一道道關卡和障礙。這就是我所說的‘目標的力量’。”
法蘭克博士之所以活了下來,在于他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朝著一個目標堅持下去。每個期望人生成功的人,從今天起,就應播下目標的種子。有了目標,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
漫無目標的飄蕩終歸會迷路,而你心中本來就有的無限的潛能寶藏也終會因疏于開采而逐漸貧瘠。許多人無法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起因就在于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標。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人生之“志”,一鼓作氣、中途絕不停止是立世之“氣”。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志氣”。
生活中最令人頭疼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去幫助那些胸無大志、故步自封的人。他們對天性中積極向上的一面盡量給予壓制,他們也缺乏足夠的進取心去開創全新的事業,即便是開了一個頭,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一個詳細而明確的人生目標。
自己無法下定決心邁向目標,亦即自己無法掌握明確目標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那些不滿足于現狀、渴望點點滴滴地改進自己、時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并愿意為此挖掘自身全部潛能的人們,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巔峰。
勝者具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敗者則相反。如果你不知道現在正往哪里走,你怎能指望到達目的地呢?在做每一件事的起始,懂得確立每一個里程的目標,絕對是極其重要的。沒有大到不能完成的夢想,也沒有小到不值得設立的目標,只有朝著確立的目標行動,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記住這樣一句人生告誡吧: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事業隨著志向走,成功隨著目標來,這是一定的規律。立志、追求、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
上一篇:有時不能一味退讓
下一篇:母親那無言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