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哥機智“偷米”
韋拔群是革命前輩、壯族人民的英雄,曾參加領(lǐng)導(dǎo)過著名的百色起義。
韋拔群于1893年出生于廣西東蘭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根據(jù)當(dāng)?shù)貕炎迦嗣竦膫鹘y(tǒng)習(xí)慣,把少年韋拔群稱為“拔哥”。拔哥從小就聰明伶俐,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在家鄉(xiāng)東里屯的小朋友中間頗受歡迎。
一個臘月將盡的清晨,東里屯住的幾十戶壯族人家,除三戶地主豪紳張燈結(jié)彩,殺豬宰羊準(zhǔn)備過年外,其余的都是冷火凋煙,一片死氣沉沉。
但是不太懂事的孩子們?nèi)匀慌d致勃勃地關(guān)心著過年的游戲,在拔哥家大瓦房旁邊的柴草房里,穿著整齊的拔哥和一群衣衫襤褸、赤著腳板的小朋友們正熱熱鬧鬧地做陀螺。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吵嚷聲把躲在屋檐下的麻雀嚇飛了,給死氣沉沉的村莊增添了一點生氣。不一會兒,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進(jìn)來對她家小娃說:“打點野菜去,今早沒米下鍋了。這是什么年月,還有心思玩陀螺?”
小娃娃聽了,無可奈何地哭著走出門了。這時拔哥想起自己衣袋里有一塊壓歲的光洋,于是把它塞給了那老奶奶。小伙伴們的情緒大大低落下來了,不長時候,其他窮孩子的爹媽也登門叫走了孩子去打野菜,拾干柴,孩子們被訓(xùn)斥著領(lǐng)走了。
只剩下拔哥一個人了。他呆呆望著小伙伴們?nèi)サ姆较虺錾瘛偛糯笕藗兡秦?zé)罵聲老在耳邊回響。我沒哪對不起小伙伴呀,干嗎大人這樣冷淡地對我呢?這是為什么呵?
拔哥走出柴房,向村里凝視。快過了吃早飯的時辰,那幾十家窮人的破爛柴房還是煙火蕭疏,大概揭不開鍋了。可是往自家望去,青磚大瓦房,里外粉刷一新,還飄來陣陣飯和肉的香味。
拔哥不理解地想到:為什么全村只有我們?nèi)腋吲d過年呀?為什么別的人家都斷糧了?一年到頭不都是他們在田里拼死拼活地做活嗎?我家有錢,那么我家的錢又是從哪里來的呀?想著想著,他感到對自己家陌生起來了。
拔哥默默地穿過村間小道,又看見東里屯的窮孩子們正順著溝邊挖野菜、撿柴草。拔哥一口氣跑了過去,又回到了伙伴中間,和他們一起挖野菜,還到河溝里學(xué)著捉小魚。
當(dāng)大家坐在草地上休息時,拔哥既同情又疑惑地問大家:“你們家里為什么到臘月底就沒米了呢?”
一個窮孩子回答道:“我們家沒田,都種你們田主家的田,收了谷就都被田主要光了。”
拔哥又氣又急,我家也做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了?他難過地低下頭,不敢看大家,覺得有欠于大家。難道自己吃的、穿的也都是這樣得來的嗎?天下竟有這種道理,這是為什么?他幼小的心靈想不出真正的道理,只覺得自己家是這樣的富人可惡,窮孩子也應(yīng)該過年。
“我叫你們也有米過年!”拔哥叫過小伙伴湊起來小聲說:“今晚你們帶著米袋偷偷到我家牛欄邊等我。牛欄上面二樓是谷倉,滿是白米,到時候我就……”
夜幕降臨后,拔哥家正在忙著盛宴招待來拜年的親友。席間只有拔哥不吃不喝也不笑,只等別人不注意自己好溜出去偷米。好不容易客人們醉了,幾個猜拳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拔哥悄悄溜出來,跑到牛欄邊,伙伴們早已在等待了。他跑上谷倉二樓,倉門上著鎖。沒有鑰匙怎么辦?米倉的樓板封合得滴水不漏。忽然一個念頭上來:用燒紅的火鉗,他跑進(jìn)廚房,借口幫傭人掏火,把火鉗放進(jìn)火里燒得通紅,趁人不注意,他取出火鉗,跑進(jìn)牛欄,騎上牛背,把竹樓板烙了個洞。白米刷刷流下來了。
小伙伴們每人裝了滿滿一口袋,又驚又喜地背上米回家去了。拔哥堵住漏洞,走出牛欄。他家的客人散了,拔哥若無其事地吹著口哨回屋去了。第二天他看見好些家的茅屋飄起了炊煙,他笑了。
拔哥就是這樣機智地“偷米”給了村里的窮人家。他長大以后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導(dǎo)人,領(lǐng)導(dǎo)東蘭縣的農(nóng)民同土豪劣紳進(jìn)行斗爭,徹底背叛了封建地主家庭,投身于革命隊伍。
1929年,韋拔群是百色起義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又成為著名紅軍將領(lǐng)。韋拔群不幸在1932年的戰(zhàn)斗中犧牲,獻(xiàn)身于他的革命事業(yè)。
上一篇:抓鬮兒決生死
下一篇:捐獻(xiàn)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