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直言進諫唐太宗
——直言進諫唐太宗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后人稱為“一代名相”。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征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說:“多聽各方的意見,就明智;單聽一方的意見,就昏庸。”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采納下面人的意見,那么下面的情況他就了解了。這樣,他的親信再想蒙蔽他,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么干出事來這么荒唐呢?”
魏征回答說:“一個皇帝光靠學識淵博是不夠的,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說的是堯舜的話,干的卻是桀紂的事,到后來糊里糊涂,就自取滅亡了。”
還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征進來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里。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人們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朝代交替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失偏頗。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發現自己行為錯誤的鏡子啊!”
上一篇:隋文帝——執法不避親
下一篇:周濟好友的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