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門前的“關卡”
玩游戲需要闖關,眾所周知。但是沒想到的是,去幼兒園接個孩子居然也要闖關。幼兒園門前有許多“關卡”,進去容易,出來難。設置諸多關卡的是那些小攤販,有賣玩具的,有賣飲料的,有崩爆米花的,有捏糖人兒的,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跟趕廟會似的。
一到放學時間,那些小攤販便會被一群群孩子包圍起來。其實真正吸引人的東西并不多,都是羊群效應搞的怪。
但凡關卡,都是要交稅的。所以,你要想不花一分錢就把孩子順順利利接回家,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每次出門,孩子奶奶都要叮囑我帶錢。
有一次,女兒看上一個小玩具,一元錢。我沒有,但是我有一百。遞給攤主,攤主大概以為我有意難為她,便說:“送給寶寶了,不就一元錢嗎,真是!”
啊,這不打我臉嗎?怎么辦,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呢?這時我恰好看到一位朋友,便拉下老臉去跟人借了一元錢。就這樣,在攤主的眼里,我保護了自己的光輝形象。
一天下午,我在廚房做飯,考慮著如何給寶寶弄點好吃的,忽然聽到樓下有小孩在哭,明顯就是我女兒的聲音。我想下樓看看發生了什么事。來到樓下,只看見一個老頭拿個小板凳坐在那里。我問他:“方才是不是有個小孩在哭?”
老頭說:“是啊,她可能是吵著要她媽媽給她買什么東西。”
“買什么東西啊?弄這么大動靜!”我嘀咕著上了樓。
不多會兒,娘兒倆回來了。小家伙手里牽著一個氫氣球。原來,妻子在幼兒園門前給孩子買了一個氫氣球,讓她牽在手里。可是到了樓下,小家伙手一松,氣球飛天上去了。小家伙哇哇大哭。孩子媽沒辦法,原路返回,又買來一個。
記得有一陣子,我家到處都飄著這樣的氣球,形狀各異,五顏六色,有小狗,有小雞,有小魚……有一天,奶奶打開窗戶透透氣,“小魚”趁機溜到窗口逃走了。又惹來寶寶一陣大哭。
有一次在超市里,女兒看到一套兒童聽診器玩具。我一看20多元,有點舍不得。恰好旁邊有一個臺球桌玩具,15元。于是我跟寶寶商量:“買這個吧,爸爸回家跟寶寶打臺球。”小家伙點頭答應。
回到家,我還跟孩子她媽顯擺自己的小聰明,沒想到我妻子指著小臺球桌說:“這個只是搭上的呀,那個早晚也得搬回家!”起初我不信,沒這么恐怖吧!
不得不佩服妻子對小家伙的了解,有些方面確實比我要多。后來又跟女兒去政通超市,這家伙仍然抱著原來看上的那個玩具不放。我這次吸取了教訓,沒再推薦別的,直接買下就走了。
爸爸也不是省油的燈。有時候對小家伙的一些要求,我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作為交換。
比如我會說:“親爸爸一百下。”
小家伙湊上來,吧嗒吧嗒親我的臉。其實就親了一下,其余的都是在那里吧嗒自己的小嘴。
“你不誠實!”我假裝生氣的樣子。小家伙沖我嬉皮笑臉。
有時候被逼無奈,花了冤枉錢,為了一泄私憤,我會跟小家伙說:“說,你是個小壞蛋。”
“你是個小壞蛋。”
“不是,說,我是個小壞蛋。”
“我是個小壞蛋。”
于是我那無辜的心靈暫時得到安慰。
小孩子對玩具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做大人的要稍加制止。不是因為沒錢買不起,而是家里房子太小,擺不開。
那次也是因為一個玩具,我們父女倆產生了爭執。小家伙嘟起嘴來沖我嚷:“你不愛我!”
我一聽,趕緊買了。不愛寶寶,這還得了!這帽子我可戴不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中國人的傳統。那次見寶寶在吃巧克力,我便湊過去問她要。小家伙不給我,我便故意板起臉說:“你不愛我!”
“給你吃吧!”她拿起一塊兒塞進我嘴里。
哈哈,我心里忍不住笑。看來只要是一家人,這個帽子誰也戴不起。
上一篇:幼兒園里的生日慶典
下一篇:總有一些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