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親密的人總說不好聽的話
→只有真心對你的人,才會說實話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其中的道理也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點。但是,自己通常又“身在廬山”,不能夠發現自己的這些缺點,只有在別人的提醒下,才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知道問題所在之后,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從而由小錯到大錯,由大錯到不可救藥??梢哉f,勇于接受批評是一個人成長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既然接受別人的批評對自己是有好處的,那我們為什么不能有一顆容納異議的心呢?只有當自己能夠正確對待那些給自己提出異議的師長、朋友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取得進步。我們要感恩于那些能夠對自己說出逆耳忠言的朋友,感恩于他們給我們提供一次成長、進步的機會。
而且,你要知道,批評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不會給批評者帶來任何利益??梢哉f,批評一個人是需要冒很大的風險的。誰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一般而言,人們都喜歡聽好話,而不愿意聽批評意見,有些人還會錯誤地對待批評,甚至把提批評意見的人當成仇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身邊仍有不顧后果提出善意忠告者,一定是對我們懷有深厚感情之人,他們不外乎是父母、師長、兄弟、妻子、丈夫、朋友或子女等。他們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我們在人際關系上更圓滿,在事業上更成功。只有拿一顆真心對我們的人,才會對我們說實話,而不是挑我們愛聽的話說。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還是更喜歡喝不苦之藥,更喜歡聽順耳之言,當親密的人把自己的缺點毫不掩飾地指出來,這讓我們很尷尬,我們甚至還會因此和他們大吵一架,因為不好聽的話誰都不愿意多聽。
但是,對于這樣的“刺耳忠言”我們卻更應該認真聽取,這樣的話只有真心想為我們好的人才會“冒死”相諫,他們只是想讓我們今后能夠少走彎路。所以,當你有這樣能夠直言的親人、朋友時,你要感謝他,因為他是在幫助你成長。如此,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之間的一則故事,就很值得一讀:
學生是老師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老師的責罵。有一次,老師又責備了學生,學生覺得自己非常委屈,因為在老師的許多門生之中,自己被公認是最優秀的,但他卻偏偏常遭到老師的批評,這讓他覺得很沒有面子。
一天,學生憤憤不平地問老師:“老師,難道在這么多門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
老師聽后反問道:“假設我現在要上很遠的地方,依你之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
學生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p>
老師又問:“那么,為什么不用老牛呢?”
學生回答說:“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p>
老師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是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導與匡正。”
聽了老師這番話,學生立刻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從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評為恥,而是更加發奮努力,終于成為老師的繼承人。
自古忠言逆耳??墒?,大多數人對于善意忠告總是有一種逆反心理,從而導致原有的密切關系破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善意忠告的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對此,大部分人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愿意冒著使別人惱恨的危險去善意告誡別人,都抱著獨善其身的態度漠視一切。
這年頭,能夠給我們一些忠告的人實在太稀有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不珍惜自己身邊這樣優秀的資源呢?所以,不妨從朋友親人的嘴里知道我們哪里還需改進,不斷提升自己,這或許會影響你一生。
上一篇:事事不順,我很郁悶-不是你不行,而是路不平
下一篇:信任的朋友竟是小人-受一次折磨,看透一個人,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