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杯巧除奸
何塘是明朝正德皇帝的老師,非常有學問,而且常常用開玩笑的方式給自己當皇帝的學生提一些意見和建議。因為他言語幽默,辦事溫和,對國家和皇帝忠心耿耿,所以深得正德皇帝的喜愛和信任。
正德皇帝是一位比較重情意的君王,因為對自己的奶娘一直充滿感激,所以對跟自己一起長大的奶娘的兒子劉瑾也是特別關照,而劉瑾又非常懂得怎么樣去迎合皇帝的喜好,所以正德皇帝對他就更加寵信,甚至封他做了九千歲。
劉瑾在朝廷中的地位簡直就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按理說,這個劉瑾應該對正德皇帝十分感激,死心塌地地為正德皇帝做事了,可是劉瑾卻是貪心不足,時間一久居然不滿意自己只是九千歲,一心想當萬萬歲,于是就開始安排自己的心腹進行謀劃,準備篡位當皇帝,而這一切卻讓何塘等一些忠心的大臣看在眼里。他們通過一些不同的渠道向皇帝暗示過,卻沒有引起正德皇帝一點點的懷疑,反而總是為劉瑾的行為開脫。大臣們因為沒有掌握重要的證據證明劉瑾的背叛,所以非常著急,不知該怎么做才能讓皇帝有所警覺。
有一次,機會終于來了,那是正德皇帝準備慶祝生日的時候,一大早,所有的王公大臣全部都穿戴整齊地來到皇宮給皇上慶生。何塘也一大早就來了。在宮門口,他正好遇見劉瑾騎馬來到宮門。在劉瑾下馬的那一瞬間,何塘看見劉瑾的官服里面有一件明黃色的衣服,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顏色呀!難道這個劉瑾今天準備造反了嗎?何塘心里很著急,可又怕自己看花了眼,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呀,千萬不能弄錯。何塘立刻多了一個心眼,快步走到劉瑾身邊,尋找機會證實自己剛才看見的是不是真的。就在劉瑾準備進入宮殿的時候,何塘裝作不小心一下子掃到了劉瑾朝服的下擺,很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繡花的龍袍,這讓何塘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決心一定要想辦法讓皇帝看到這一切,揭穿劉瑾的陰謀。
當大臣們正按官職的大小一一向皇帝祝壽的時候,何塘看見宮內的太監們正在擺放餐具,于是趁人不注意將一只九龍杯揣在懷里,然后不動聲色地向皇帝行禮祝壽。大臣們祝完壽之后,各自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壽筵就要開始了。這時,太監發現少了一只酒杯,趕緊去找,而何塘趁機大聲說道:“剛才明明就放在桌上的,怎么會少了呢?一定是有人偷偷藏起來了,快點交出來,否則就要搜身了。”大臣們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了,而劉瑾因為心里有鬼,怕待會兒搜身會露出馬腳,所以不主張搜身,笑著說:“不就是一只酒杯嗎?有什么了不起的,再拿一個來就行了。”可何塘卻認真地對正德皇帝說:“這大喜之日出現偷東西的事可不是什么好事,皇上還是搜一搜吧。在大殿上的人都應該搜,就從皇上開始如何?”正德皇帝正想說什么,可看見自己的老師對自己使眼色,就沒有說什么,他知道老師喜歡開玩笑,以為是老師又要捉弄什么人,于是很配合地說:“好吧,就從我開始吧。”說完就解開衣服讓大家看,杯子當然不在皇帝那里,然后何塘問:“皇上已經搜過了,現在該搜誰了呢?”大臣們一起嚷著:“九個歲,九千歲!”劉瑾趕緊拉住自己的衣服說:“不是我,不是我!”何塘笑道:“怎么,九千歲不讓搜?是不是杯子在你的懷里呀?皇上都讓搜了,九千歲不讓嗎?”劉瑾沒有辦法,只好解開衣服,于是里面穿著的那件龍袍一下子就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了。大臣們當時一下子就愣在那里了。劉瑾見自己的事情已經暴露了,于是就橫下心來,一把將藏在短靴里的短劍抽了出來,然后就向正德皇帝撲了過去,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正德皇帝見自己平時最寵信的人居然拿著劍向自己撲過來,嚇壞了,只有何塘有所準備,見劉瑾撲向皇上就飛起一腳,踢向劉瑾的手腕,一下子就將短劍給踢飛了,并大聲喝道:“快來人,抓刺客!”宮殿外的衛士立刻沖了進來,這時正德皇帝終于緩過勁來了,一個勁地說:“打死他,快打死他!”御林軍將劉瑾按在地上,一陣亂棍將這個想當萬萬歲的奸臣給打死了。
這時,何塘才從自己的懷里將九龍杯拿了出來,對正德皇帝說:“皇上,我將杯子藏起來就是為了將劉瑾這個奸臣揪出來,害皇上受驚了,請皇上處罰我吧。”正德皇帝接過杯子對自己的老師說:“今天幸虧有老師在,才能揪出這個大奸臣。以前老師勸過我好幾次,我都沒有聽,才會造成今天這種后果。老師今天藏杯不但沒有錯,反而有功,我一定會好好獎賞老師。”
一場即將發生的宮廷政變就在何塘的機智下化為烏有,奸臣得到了應有的下場,明朝的江山也因此而保存了下來。
上一篇:自強不息
下一篇:詩人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