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珍習武的故事
劉和珍烈士是中國青年中著名的革命者。1926年3月18日,她領導北京女師大學生參加愛國運動,被段祺瑞軍閥政府無辜槍殺,遇難時年僅22歲。魯迅先生曾以極其憤怒和悲痛的心情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的專文。
劉和珍烈士的英名早已傳遍全國,她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青年人的楷模。然而,劉和珍烈士為救國強身而習武的事,卻很少有人知道。
1918年至1919年間,江西優級師范學堂體操專修科畢業生、南昌人胡蕉琴、南城人鄢虧鵬和胡昆放效法上海、北京,在南昌發起并組織了江西精武體育會。
當時,由于江西精武會是在北洋軍閥政府把武術定為全國各界必學的“中國式體操”的鼓噪聲中成立的,所以初期一直受到冷遇。參加的人員僅有二三十人,真可謂生意蕭條,門庭冷落。
1922年,劉和珍正在南昌女師求學。由于她較早地接受了馬列主義的影響,積極領導同學參加愛國運動,所以在學校有很高的威信,被推為校學生會主席。翌年,即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在江西的最早的7名團員之一。
一天,劉和珍和女師體育教師熊恬上街散步,偶然路過精武會門前,聽到里面傳來一陣陣嗨嗨哈哈的呼喊聲和鏗鏗鏘鏘的刀劍相互撞擊聲,她倆好奇地走了過去,一看,原來是一群人正在舞刀弄劍,揮拳練武。旁邊站著一位年近60歲的老者和兩個中年漢子。
劉和珍看著看著,她突然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男兒要習武,女子為何不能?幾千年來,女子地位所以低下,除了封建的制度和習慣勢力外,與女子本身不能自強自立也不無關系。
女子要提高地位,首先要自強。她越想越覺得女子也應練武,自古以來女子武功比男子好的也不少見,于是她大膽上前詢問,經過詢問才知道,那位老者乃精武會名譽會長,赫赫有名的歐陽武。那兩位中年漢子名叫王及泰和胡宗漢,都是精武會的教練。
當劉和珍向他們三人說明來意后,這三人不禁驚訝地看著這個面目清秀、端莊嫻靜而又透著幾分英氣的女青年。
歐陽武一邊指著正在練武的那些人問道:“你能有此吃苦之精神?”
劉和珍隨即一拂齊耳短發,慷慨說道:“苦算什么?我中華民族所以能經數千年而延續至今,不就是靠的不怕苦不畏死之精神么?眼下,我神州古國正屢遭外侮,積弱不振,凡炎黃子孫、熱血國人均應有抗擊列強、振興國家之義務。”
劉和珍這一番話說得歐陽武頻頻擊掌叫好,當即答應了她倆的要求。劉和珍和熊恬的請求得到了歐陽武的同意,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第二天,劉和珍和熊恬率領了20余名女學生來到了精武會,使精武會增添了不少生氣。
平日,劉和珍是一個文靜賢淑、常常微笑著,態度很溫和的姑娘。然而,每當她在精武會訓練時,卻有一股男子的氣魄和吃苦的勁頭。不論是蹲樁、壓腿、踹踢,還是下腰、劈叉、騰躍,她都學得十分認真,練得格外刻苦。就是腰酸腿痛,也從不哼一聲。
不到一年,她就掌握了少林拳、女子長拳、劍術、刀術、槍術、棍術以及江西學門類的袖珍十八法、南拳類的鶴拳等10多個武術套路,很得教練的贊賞和學員的欽佩,都說她將來定是巾幗英才。
劉和珍習武期間,時刻不忘國家的內憂外患。她常常和習武中的有識之士相聚,在他們中間宣講救國救民的道理。在她的影響下,有不少人后來積極參加了各種愛國運動。
1924年5月24日,北洋軍閥政府在湖北武昌舉行了所謂的第三屆全國運動會。江西精武會應邀派出了代表隊參加。當時,劉和珍被指定為代表隊員,但因正值患病未去參加。
1924年7月,劉和珍結束了學業,離開了南昌女師。同年8月,她考取了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英文系,便就此中斷了去江西精武會的習武。但劉和珍并沒有從此停止一切體育活動,直到她壯烈犧牲之前,她總是走到哪里鍛煉到哪里,后來她的很多武術項目,都練得很不錯,身體也比以前健壯多了。可惜,正當她滿懷革命大志要干一番事業的時候,在“三一八慘案”中犧牲了。
上一篇:公園椅子的長度
下一篇:劉秀與王霸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