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平凡家庭有大美
徐建明:用自己善良的心,樸實的行動,搭建了屬于自己幸福的天地,也感化著周圍的人。
徐建明夫妻,是一對普普通通的人。然而,他們卻用平凡的事跡,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觀。與鄰為善、孝敬父母、敬業奉獻,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的確,平凡的家庭和平凡的事跡才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才能稱得上“最美”的家庭。
有人說,上慈下孝,孝老愛親者最美;有人說,胸懷大愛,熱心公益者最美;有人說,友愛無間,鄰里互助者最美;還有人說,德藝雙馨者也最美。其實,平凡的家庭雖然做著平凡的事,但平凡的事卻也時時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這樣的家庭也可稱得上是“最美”。
真心待人是徐建明一家的處事態度。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都熱心幫助,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徐建明積極義務獻血,至今累計獻血1900CC。團結鄰里,互幫互助,在徐建明看來,媳婦就比他做得好。也許是由于媳婦在社區工作的原因吧,一個小區里住著的人,她見著誰都會跟人家熱情地打招呼,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老人,見著了更是噓寒問暖拉家常。徐建明家對門住著一對老夫妻,老爺子因病多年臥床不起,媳婦隔三岔五總是過去問候一下,看老人家有無需要幫忙,家里偶爾炒兩個好菜,也總是記掛著給老兩口端過去嘗嘗。老太太不好意思,做了好吃的也總是往他們家端。有一次,徐建明喝了酒回家,剛好在樓道口碰到老太太,老人家見狀很嚴厲地教育他要少喝酒,喝酒容易傷身體。徐建明當時還納悶,老人家怎么拿自己當兒子教育了,對于媳婦的這種鄰里處事方法也不理解,問媳婦:“一個小區那么多人,你怎么見著誰都能跟人家說上話呢?”媳婦對他說:“都是街坊鄰居住著,一回生,兩回熟,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互相理解就過去了。”這些話也印在了徐建明心上。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徐建明和媳婦都已年過四十,正在所謂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雙方的父母也都到了古稀之年。由于年輕時干重體力勞動多的原因,這兩年岳母腿疼的毛病老犯,加上身體胖又不識字,腿腳行動又不方便,所以不常出門。每次岳母到新市區來看病,徐建明都親自到岳母家接她,醫院里跑上跑下為岳母做檢查拿單子。看著徐建明忙碌的樣子,岳母心疼地說:“你們平時都忙忙的,我每次來看病都把你麻煩的。”去年,徐建明的母親腰扭傷了,住院治療了一個月,回來后需要在床上靜躺兩個月。毎天早上妻子都要給婆婆梳頭,晚上幫著洗腳、擦身子、翻身,婆媳倆感情就像母女。婆婆每次和人說起兒媳婦,都由衷地夸獎她。為了不讓她寂寞,徐建明經常陪她聊些開心的事情,還讓孩子給老人家唱歌,兒子一邊寫作業一邊樂呵呵地對徐建明說:“爸爸,我打心眼里佩服你,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我長大了也要像你那樣做。”
在工作中,徐建明夫妻堅持“干一行,愛一行”“要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多學有用的知識,多學習身邊朋友的長處,努力充實自己”,通過完善自我向家庭和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2007年,徐建明調到現在的工作崗位。新崗位對他是一個新的挑戰,他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刻苦鉆研崗位技術知識、專業技能知識,自覺地鍛煉自己。通過不懈的努力,他的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崗位技能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或者優秀黨員。妻子原來只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2011年,通過了自治區工會招聘考核,成了一名職業化工會工作者。徐建明和妻子現在都是單位的骨干力量,工作中總是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嚴肅認真、精益求精,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每一個“最美家庭”的背后,都聚集著一個個“最美”的人。正是有了這一個個家庭成員的向心力,這個家庭才符合最美的標準。每一個“最美家庭”,都洋溢著崇德向善的怡人芬芳,散發著溫暖你我的心靈熱度。或許,他們并不是滿天星辰中最為耀眼的一顆,但他們卻用自己善良的心、樸實的行動,搭建了屬于自己幸福的天地,也感化著周圍的人。
上一篇:《學習的力量》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家是溫暖的港灣》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