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羨慕嫉妒恨”是心靈的囚籠
周女士很有才華,很年輕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家外資企業。在職場打拼了近十年的時間,由于其才能出眾,如今已經是一家大型企業的中高層領導,薪水豐厚,家庭也很美滿。
周女士對這一切很滿意。但是周女士更滿意的是另外一件事:雖然周女士已經30多歲了,但依舊風韻猶存,氣質出眾。也正是因為如此,周女士在每天上班時,最喜歡聽到下屬們的贊揚之詞:“周經理,你今天的衣服真好看”“周經理,你的發型真漂亮,在哪家做的呀”這些贊揚之詞都讓周女士在上班時有了一個好心情。
然而,前段時間,公司里來了一個新職員,年輕美麗,朝氣蓬勃,職業裝穿在她身上顯得氣質格外高雅,讓人難以將目光移開。于是,周女士的光輝便被這名新職員所掩蓋,每天早上進辦公室,總能看見公司里的人圍著新來的職員,問一些穿衣打扮、美容護膚之道,總能聽見公司里的人夸贊新來的職員:“她的確比較會收拾自己。”
這些話讓周女士感到很不自在。由于那名新職員和周女士在同一個部門,因此,周女士對那名新職員的工作要求得近乎苛刻,甚至在安排工作時都會不高興。而且,有些和周女士平時相處得不是很融洽的人看出了她的嫉妒心,開始別有用心地利用這些做文章。
周女士有心示好,但一看到年輕靚麗的新職員,心里就忍不住地不高興。但是周女士也明白過于難為新同事,也容易給公司高層造成不好的印象。面對這種情況,她感到很苦惱。
身在職場中的我們,會時常嗅到嫉妒的味道。“我們都是同一批進單位的同事,為什么她只需坐在辦公室接接電話,我卻要在外面日曬雨淋奔波”、“為什么他的創意總是得到老板的肯定”、“為什么他的辦公桌在臨窗的好位置”、“為什么新人小馬剛進公司就被送去國外進修”、“為什么她老公總來接她下班”……職場中的林林總總的嫉妒心理,到底是催人奮進的動力,還是打亂工作節奏的垃圾情緒?
嫉妒作為人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具有積極和消極兩面性的。如果把嫉妒心理掌握在適宜的范圍內,它能被轉化成工作中前進的動力,即“你行,我比你還要行”,“你好,我比你還要好”,推動我們不斷地“比學趕超”。但如果對自己的嫉妒情緒不加控制,任其發展,經常對他人的成績進步冷嘲熱諷,看不慣,打擊排斥,既是對他人的成績和能力的傷害,也會深深傷害自己。
過度的嫉妒情緒會對人的身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會影響人的機體包括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降低抵抗力;另一方面,也給自己和同事之間搭建了無形、可悲的厚障壁,因為缺少對他人的欣賞,實際上也就得不到他人的欣賞,久而久之就把自己與他人隔離開來,成了心靈的囚徒。
具有自戀人格傾向的人容易產生嫉妒的心理,而過分自傲的人也容易嫉妒他人。這種人懷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誰”的心理狀態,做事天馬行空,獨來獨往,但現實中恰恰又是胸無點墨、手無技能,不愿承認自己能力有限,就會出現扭曲的心態,也就是過分嫉妒他人。
在工作中,如果產生了嫉妒心理,我們應及時恰當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從這種病態心理中自拔出來。一般來說,減輕嫉妒心的做法有如下幾個:
◆對自己要有清楚的認識。當嫉妒心萌發時,或是有一定表現時,要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動機和情感,不要讓嫉妒心蒙蔽了耳目,要讓自己能夠看到真實的世界。這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自己,找出差距和問題。當認清了自己,再重新審視別人,便能夠更真實地看到別人所做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被嫉妒所蒙蔽,自然也就能夠拒絕你并不真正需要的誘惑了。
◆讓心胸開闊一些。嫉妒的特點是自大、自私,當產生嫉妒心,并將其付諸行動的時候,往往是從害別人開始,以害自己而告終。因此,當你的同事有升遷、加薪等情況出現后,你更多的是要學會胸懷大度,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想一想,更多地接納對方,而不是對抗對方。
◆給自己多一點快樂。快樂可以治療嫉妒之心,也就是說,要善于從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尋找快樂,讓快樂來趕走壞心情。例如,一個人如果總想“比起某人可能得到的職位來說,我的那個職位算什么呢”,這樣他只會始終沉迷于痛苦和嫉妒之中。快樂是一種情緒,嫉妒也是一種情緒,該讓哪一種情緒占據主導地位,就要靠自己來調整了。
◆將注意力轉移他處。當你有事情要做時,通常便無暇去嫉妒別人。所以,可以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或者轉移環境,使自己真正充實起來,這樣嫉妒心便不容易滋生和蔓延了。
過來人的點撥
坦然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不嫉妒,不盲目比較,做好自己,才是應有的心態。
上一篇:“牢騷”會強化你的負面心態
下一篇:“話不說不明”,別只悶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