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者都知道和老板良好互動
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就如同船長與船員,大家共乘一艘船,為了相同的目的而共同努力。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在對北京250位20~55歲的職業人士的調查中,對老板表示熟悉并欣賞的員工以兩倍的倍率高于那些對老板并不熟悉的員工。另外,熟悉并欣賞員工的老板比不熟悉員工的老板大約多5~6倍。由此可見,與老板間的良性互動,對工作的開展是一種高效的促進帶動。
現代企業管理提倡雇傭雙方都是企業的職業人員,這種職業化的關系要相對簡單,可以提高組織效率。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盡量避免越級指揮下屬,同樣,合格的職員也不應越級。否則身處中層的管理人員會產生不受重用的情緒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另外,在與領導進行溝通時應注意把握分寸。面對不同的領導,要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匯報。如果出現工作計劃意外的事情,比如資金超出預定額算、工作流程中出現意外等情況要及時進行相關方面的匯報,這樣才能使管理者在有效的時間內做出準確的判斷,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與糾紛。
當下屬職員向管理者提出反對意見時,一定要選擇迂回的方式進行溝通,盡可能減小矛盾沖突的發生。其實,大多數管理者并不反對職員提出自己的意見。在很多時候,管理者的一些決策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員工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建議說明員工對公司有較強的信心與責任感。但是,對于溝通的方式及地點的選擇一定要特別慎重。你可以選擇私下的時間,與管理者坦誠溝通。千萬不要在會議中與自己的領導發生激烈的爭論。另外,如果想否認領導的提案,就一定要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反駁。
有時單憑方案不具備說服力,因為管理者通常都希望看到自己所管轄的部門能夠出色完成任務。再有,一定不能將管理者的方案全盤否決掉,大多數管理者對于自己的方案一定會非常滿意,如果你將其全盤否定,他會心存不滿。所以,對于管理者方案中的可取之處,一定要態度鮮明予以肯定并學習推廣,在言語中告訴對方如果能將方案中出現的小瑕疵進一步完善,所達成的效果將會更加理想。此時要注意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一切如常,再將自己的方案提出,這樣管理者會更容易接受你所提出的方案建議。
如何與上級管理者進行溝通,我國很早就有了先例。春秋時期的晏子就憑借他的才智,向齊景公直言進諫。面對無上至尊的君主,晏子迂回地以小喻大,勸誡制止了齊景公的暴行。
春秋時期的齊景公非常喜歡打獵,可是他的箭法卻一般。由于每次外出打獵都是鎩羽而歸,齊景公非常惱火。后來,一個隨從提議如果在鳥的腳爪處拴上很細的繩線,像放風箏一樣,全憑操控者收放,則可以展現大王的箭法。后來,人們把這種方法稱為“弋”。狩獵者一次射不中,可以再射第二次。因為有線繩的控制,鳥類無法掙脫,所以易于涉獵。
可是在一次涉獵過程中,一只被弋的鳥無緣無故地逃脫了。齊景公十分震怒,當即下令要將管鳥的官員燭鄒處死。宰相晏子得知后,并不支持齊景公的決定。為了阻止齊景公的暴行,又不使自己引火燒身,晏子用自己的機智化解了這場危機。首先,他請求齊景公陳述斬殺燭鄒的理由,讓燭鄒死得心服口服之后再去執法。然后,晏子歷數了燭鄒所犯的三大罪狀。其一,燭鄒貴為大王治下掌管鳥的官吏,卻讓鳥不慎飛走。其二,鳥的飛走,使得大王異常憤怒,因鳥而大開殺戒。其三,殺害燭鄒,使得大王在各諸侯大臣間,落下了重鳥輕人的惡劣影響,使臣子離心。待陳述完三項罪狀后,晏子懇求齊景公立即斬殺燭鄒以儆效尤。齊景公待聽完晏子的分析后,隨即收回成命,使得燭鄒的性命得以保留。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溝通技巧的重要性。晏子正是憑借他所掌握的溝通技巧,合理把握住了溝通時機,才將齊景公以理勸服。我們也可以借鑒晏子的溝通方式,用來對待現代企業管理者,使之成為與上級領導良好互動的橋梁。管理者與普通職員間的關系,更像是一場相互的博弈,兩者間既不能過于生分,又總會常生嘀咕。所以,更應在兩者間建立良好的溝通與理解,這樣才能使相互的關系穩定健康。
上一篇:職場-升職對你有沒有意義
下一篇:職場-雙贏是商業社會的基本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