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于與人合作者,老板會很猶豫是否給他機會
法國的斯倫貝謝公司曾經在北京大學召開過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才招聘會。面試官首先將10位應聘者分成兩個小組,假設他們將要乘船去往南極,然后要求兩個小組的成員在限定的時間內,提出各自的造船方案并且制作出自己的船模型。在這個過程中,面試官根據應聘者對于造船方案的商討、陳述與每人在與本小組其他成員合作時,制作模型的過程表現進行打分,從而選擇合適的人才。
斯倫貝謝公司是一家從事石油勘探以及原油開采、加工設備銷售等綜合業務的大型跨國企業。在談及這次面試的有關事項之時,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運用這種方式的最大目的是為了解應聘者是否具備團隊精神。
斯倫貝謝公司的面試官說:“在當今的社會中,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任何人都不可能獨立地完成所有的工作,他所能實現的僅是整體企業目標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因此,團隊精神便成為企業中一個重要的文化因素,它要求企業的分工合理,將每位員工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使他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干,同時又輔以相應的機制,使所有的員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共同努力奮斗。對員工個人而言,它要求員工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作技能、敏銳的創新意識以外,還要善于與他人進行溝通,并且尊重他人,懂得以恰當的方式與他們合作,并學會領導別人與被別人領導。”
事實上,也往往正是那些善于與他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的員工大多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
與人合作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合作精神,即使是僥幸地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優秀公司,僅憑自己的單打獨斗,也很難取得什么成績。所以,你應該學會與他人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互相借勢發揮,更好展現自己的個人能力,從而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現代的企業都非常注重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大部分公司認為,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是所有技能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如果每位員工都具備了團隊合作精神,企業不僅可以在短期內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從長遠角度來說也非常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可以說,團隊合作精神對于企業的推動作用已經在許多公司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豐田、沃爾瑪、通用食品這些企業,是最早推崇團隊精神的大型跨國集團,他們對團隊精神的關注使自己得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從而實現了企業整體績效的提升,并且使企業具備了永續發展的能力。此后,蘋果、摩托羅拉、惠普等企業也紛紛將團隊合作精神置于重要地位,并且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微軟Windows 2000的推出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這項視窗系統共有3000多名軟件工程師參與編程開發以及測試,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分工合作,這項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得以實現完成。現在,團隊精神已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價值觀理念,并將其作為員工晉升的重要考衡標準。
你若在工作中善于與別人合作,則可以取他人之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你的能力一定可以不斷地提高。那么,你也將會做出應有的業績,并且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
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個人即使他的精力旺盛,也不能完成全部的工作。所以,合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長處,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就要通過與他人的合作,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雙方的潛力就能得到最大的發揮。由此看來,只有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才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了解什么是團隊與團隊精神
那么,究竟什么是團隊以及團隊精神呢?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團隊”這個詞實在是太熟悉了,幾乎隨時都能夠聽到,但如果要你說出什么樣的團隊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什么樣的人才真正具備團隊精神時,人們就會發現自己對于團隊以及團隊精神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深入與細致。
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都應該清楚知道“團隊”的深意。《團隊的智慧》的作者道格拉斯·K·史密斯與瓊·R·卡扎巴赫兩人再三強調:“團隊并不是指任何在一起工作的集團,團隊工作代表了一系列的鼓勵傾聽、積極回應他人觀點、對他人提供支持并且尊重他人興趣與成就的價值觀念。”
韋爾奇在提到團隊的時候,曾經把運動團隊作為團隊的典型范例。他認為:首先,團隊的成員必須要經過精心選拔與組合。其次,每一位團隊成員的職責都與其他成員不一樣。再次,領導者在管理團隊成員時,必須要學會區別對待,并且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團隊的業績首先來自團隊中每位成員的業績,只有每位團隊成員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協調好與他人的分工以及關系,團隊的業績才有機會達到最大化。由此看來,團隊的重點在于默契的配合,在于協調與合作,在于發揮每個成員的全部潛能,在于創造高效的工作業績。以上這些條件缺一不可,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不能稱其為“團隊”。
我們理清了團隊的概念,團隊精神就比較好理解了。團隊精神反映的是一個人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與能力。在企業中,每項工作都需要許多人的互相配合。一個人若只知道單打獨斗,而沒有團隊合作的意識,這個人將很難真正發揮自己的能力。
IBM人力資源部經理曾經說過:“團隊精神主要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即便他的個人能力很強,但沒有團隊合作的精神也是不行,IBM公司不會錄取這樣的人員。”
美國視算電腦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對此也有著自己相同的表述:“SGI公司生產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但世界上有另一種儀器要比計算機更加的精密,也更加具有創造力,那便是人的身體。團隊成員就好比人體中的每個部位,需要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一個動作。對一個公司而言,團隊精神就是讓每個成員都各就各位,通力合作。公司的每項業績評估或者獎勵活動,都要將個人能力與團隊精神作為最主要的評估標準。一個人的能力再好,卻不具備團隊的合作精神,那么我們寧可選擇那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而個人能力稍遜的人員。”
主動培養與增強自身的團隊精神
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而言,團隊合作精神都是創造企業績效的基礎,都是成長與發展的基石,都是獲得機會的重要保證。那么,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呢?
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有著這樣一個公式:I+We=Fully I。這個公式的含義主要是:一個人只有將自己融入集體之中,才能夠最大程度實現個人價值,從而完善自己的人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與他人合作的結果,無論你所處的是銷售團隊,還是一個軟件開發團隊,情況都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只有融入團隊才可以實現自我業績的突破。融入團隊的前提就是要能夠看到他人的長處,并且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
從表面上來看,要做到這些并不太難,但實際上要想從內心深處欣賞他人卻并非易事。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更關注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對他人的優點卻總是視而不見。顯然,這種的行為很難讓我們真正融入團隊之中。因此,若想融入這個集體,我們就必須拋棄這種行為與思想,多去了解他人的長處并加以贊美,并非揪住那些缺點不放。在一個團隊當中,每個人都會有他的長處與短處。若是只關注彼此缺點,很容易導致團隊成員間的矛盾,從而破壞團隊成員間的和諧關系,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合作。因此,只有采用欣賞的態度,對他人的長處大聲贊美,對于他們的缺點以誠懇助人的態度私下交談,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團隊間的合作精神。
善于看清自己的位置
有一天,一個男孩問迪斯尼公司的創始人華特·迪斯尼:“是你畫的米老鼠嗎?”
“不,并不是我。”華特·迪斯尼說道。
男孩又問道:“那么,是你負責去想所有的笑話與點子嗎?”
“沒有。我不負責這些。”
最后,男孩追問道:“迪斯尼先生,你到底都做些什么工作啊?”
華特·迪斯尼笑著回答道:“有時候,我把自己當做是一只小蜜蜂,從片廠的這一角飛到了另一角,不停地搜集花粉,給每個人去打打氣。我猜,這應該就是我的工作。”
華特·迪斯尼先生清楚了解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處于團隊中的核心地位。他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勵團隊成員不斷努力。通常情況下,一個優秀的團隊就像一部設計精密的機器,每位成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定位,都有著自己最主要的工作。也只有每位團隊成員都能夠認清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務,團隊這部機器才可以正常地運轉。若是有人對自己的位置認識不清,看不清工作的重點,那么整個團隊就會變得一團糟。因此,在加入一個團隊之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翻閱文件或者承接任務,而是要尋找自己的定位,找準自己在團隊中所處的位置。
對團隊使命的認同感
團隊精神來自于團隊成員對于使命的認同,是一種心靈的力量。無論任何事情,人們只有認同它的使命才能夠產生奮斗的激情,從而對自己的工作抱有動力。因此,具有團隊精神的前提就是認同自己的團隊使命。如果你無法認同團隊使命,不管有怎樣豐厚的薪水激勵或者嚴厲的懲罰,都難以激發起人們的工作激情,更不會對團隊產生凝聚力與向心力,無法創造卓越的業績效益。
眾所周知,微軟公司造就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但是,這些富翁級的雇員并沒有在經濟獨立后離開微軟公司,仍然“死心塌地”地在奮斗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即使是每周要承受60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也不曾改變初衷。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事實確實如此。也許有人會問是什么讓這些人如此賣命?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微軟的團隊使命被這些富翁認同,并因此具備了完全超越自我的團體意識。他們已經將自己與微軟牢牢地綁在一起,并將其作為展示自我價值的最佳舞臺。也正是這種強烈的團隊精神使微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微軟公司所形成的氛圍,使你不但擁有了整個公司的全部資源,同時還擁有一個能讓自己大顯身手、發揮重要作用的小而精的班級或者部門。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見,而能讓這些主見變成現實的就是微軟這個團隊。所以,我們的策略是,聘用那些具有活力、創新精神的頂尖人才,然后把權力與責任連同資源(人、財、物)一起委托給他們,以使他們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
與人合作,提高自己的團隊協作精神,必須善于交流。因為,面對不同的想法,只有交流才是協調的最佳方式。你要學會保持平等友善,即使你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即使你認為以你一個人之力就可以解決眼前的工作,也不要使自己顯得太過張狂。因為日后你也有可能身處弱勢,需要他人的幫助。另外,你還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即使是遇到了十分麻煩的事情,也要對你的伙伴說:“我們是最優秀的團隊,一定會把這件事解決好。”當然,你更要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評,只有這樣才不會遭到同事的孤立。
當你被迫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合作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忍讓。寧可讓自己受些委屈或者吃點虧,也不要為了小事與對方爭個臉紅脖子粗,甚至是頭破血流。
2.主動去接受對方。你可以伸出友好之手,主動與對方打招呼。那么,對方原來對你懷有的戒備心或者敵意就可能被化解。另外,你可以很客氣地提出的一些問題,這樣他們可能會加以注意,并且做出相應的改進。
3.把自己想象成對方。你應該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這樣就能體會到他們的想法,從而修正自己一些不正確的做法。這有助于改善雙方之間的關系。
4.能夠接受他人的獨特個性。不要妄圖改變他人的個性,因為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應該學著接受對方的本來面目,這樣對方也會尊重你的本來面目。切忌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念。
5.多去想對方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長處,應該試著找尋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要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對待別人。
6.學會用言行感化對方,影響對方。這里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方式,切忌弄巧成拙。
上一篇:職場-不同的人,不同的相處方式
下一篇:職場-不要做那種情緒化不穩定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