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壓不垮一個人,只會使人堅強起來
苦難到底是什么?苦難包括挫折、失敗、病痛、落榜、下崗、買不起房子、找不到工作,等等。苦難是人生旅途中必經的驛站;苦難是橫亙在你人生路上的一座座高山,只要翻越它們,你的未來便天寬地闊。人生如爬山,苦難便是通向峰頂的崎嶇小路。不歷經苦難,你就永遠只能徘徊在山腳下,永遠無法領略虎嘯生風、群峰疊翠的無限風光。
如今的李連杰,在中國甚至在好萊塢,都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但是李連杰年輕時吃過的苦,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一位記者曾經在電話采訪中問過李連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李連杰,你這些年都是一帆風順嗎,你是怎么變得這么強大的呢?”李連杰笑了笑:“首先,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在朋友中有個外號,叫‘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從小我父親就過世了,家里很窮,我被迫去了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16歲時我忍著雙腿膝蓋脛骨出隆、后筋錯位的痛苦在全國運動會上拼下了5枚金牌;18歲時我拍了《少林寺》,稍微有了點名氣,本來以為日子會好過一點了。沒想到第二年我就摔斷了腿,差點癱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休養才康復;好不容易等到《黃飛鴻》系列電影大賣,我的經紀人又被黑道槍殺,事業再次陷入低谷……2004年印度尼西亞海嘯時,我差點妻離子散命喪異地,當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時,那種內心的驚恐與不舍,又有多少人面對過呢?”
不難理解,估計這位記者認為李連杰生來就是拍電影的奇才,覺得他就是電影中那些硬漢,身懷絕技,從精神到肉體都是天生的強大。事實上,李連杰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甚至,他可能比很多普通人還脆弱。有一段時間,李連杰厭倦了娛樂圈的打拼,天天想著出家當和尚。最終被少林寺的一位高僧給拒絕了,因為高僧覺得他塵緣未了,出家也解決不了問題。后來,李連杰要去好萊塢發展,高僧就送了一句話給他:一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已變得更強大。
高僧的那句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什么祝福。果然,到了好萊塢,事情并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糟糕。雖然臺灣老板楊登魁花了上億元幫李連杰打造形象,創造機會,但傲慢的好萊塢就是不肯接納這個身高才1.7米的華人。李連杰忍著,直到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他臉上,冷冷地問:“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連劇本都看懂?”
李連杰感覺自己受了奇恥大辱,他覺得自己無法再忍下去了。那個晚上,他打電話給少林寺那位高僧。高僧淡淡地說:“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頭,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李連杰一愣,回想起自已前半生的經歷,猛然發覺,過去那些苦難現在看起來都不值一提了。可當時,又何嘗不是逼得自已無路可逃?從那以后,他不再懼怕任何困境,對困境甚至抱著一種“歡迎”的態度,朋友都說他瘋魔了,但他心里很清楚,這不過是在苦難中修煉自已。2000年,李連杰接連出演好萊塢大片《致命羅密歐》和《救世主》,在好萊塢一炮而紅,隨后更是得到了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的青睞,而受邀出演《龍之吻》.自此,李連杰完成了從中國功夫明星到世界電影巨星的跨越,成名后的李連杰不止一次的表示,正是那些苦難的磨練,才讓他有了足夠強大的靈魂,才讓他有了如今的成就。苦難沒有壓垮李連杰,而是成就了他,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苦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兩面的,如果你足夠強大,那么苦難對你而言就是幸運的;如果你一味的懦弱膽怯,那么苦難對你而言無疑就是一場噩夢,一個深淵,你將無法自拔。難以想象海倫·凱勒在面對生命帶給她的苦難時,她的世界是一個怎樣漫長的黑夜;也不愿去試圖窺探貝多芬被剝奪聆聽權利時的最初心境;病魔束縛了霍金的軀體,宇宙中卻彌漫著這位科學巨匠的睿智思緒;雙腿殘疾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成了美國歷史上連任最長時間的總統……這些畫面疊加的一瞬間,你有沒有忽然領悟到生命中非凡的含義,那就是被苦難百般折磨后的奮起,重創之后的屹立。
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說過:“人生像瓜而苦,被苦難引渡,其果而生。”是說人生來就像剛結的瓜果,難免會苦澀,但是經歷過苦難的磨礪之后,果實就會成熟,會由苦變甜。人生因有苦難的磨練才顯得充實,經歷了風雨的天空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如果人生是一盤五味雜陳的菜肴,那么苦難就是必不可少的作料,少了苦難,人生的菜肴會平淡如白水。天空因為有云卷云舒的變幻才完整,月亮因為有盈缺的變幻才美好,人生的旅途上,盡管苦難重重,只要我們換一種態度來面對,苦難也可以變成一種快樂。
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時,我們要勇于“承受”,更要懂得“感恩”,有“猝然臨之而不驚”的坦然,更要有“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度。苦難對我們而言既是一種獎賞又是一種挑戰,只有努力奮斗,不斷超越自己,才能挖掘自己的潛力改變命運,享受每天明媚的陽光,歷遍人生美景。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太過順當的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毫無滋味可言。平平淡淡的生活只會隨著時光的飛逝而淡忘,留在心靈深處永不磨滅的恰是那些苦難的印跡。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抱怨苦難呢?是苦難教會我們在失敗后永不氣餒,總結教訓從頭再來;是苦難教會我們嚴謹務實,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顛峰;是苦難在磨煉我們的同時,使我們的心靈更加強大,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中國北方的城市哈爾濱有這樣一家人:父親張軍常年患病,兒子冬冬患有目前還無法治愈的紅斑狼瘡,母親趙春榮橫遭車禍,一家人擠在不到10平米的棚戶區。然而就是這樣一戶人家,歡笑聲常常從他們家傳出。命運給了他們足夠多的苦難,但是這家人苦中作樂,感動了無數人。
張家生活原本還算殷實,但是自從兒子張冬冬被檢查出患有紅斑狼瘡綜合癥后,一切就都變了。為了給冬冬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積蓄,最后不得不把房子都變賣了。張軍夫婦靠擺地攤支撐生活,2002年,張冬冬爭氣的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但是高昂的學費讓這家人望洋心嘆,最后靠申請助學貸款,冬冬才順利入學。冬冬上學后,張軍夫婦就在哈工大附近租了個簡易的棚子,賣點水果冰棍。張軍患有嚴重的胃病,不能干重活,所以重活就全部壓在了趙春榮身上。但是上蒼并不眷顧這家人,2005年1月份的一個傍晚,張軍和趙春榮正準備收攤回家。就在趙春榮蹲在地上收拾貨物的時候,一輛出租車突然開上了人行道,將趙春榮撞出了十幾米遠。趙春榮被送到臨近的醫院,被診斷為大網膜出血,尾椎骨、骨盆、膝蓋等多處骨折,整整搶救了1天1夜,才脫離生命危險。雖然保住了生命,可是趙春榮再也不能干重活了。一家人賴以生存的地攤無法擺下去了,更艱難的是救治過程中欠下了近6萬元的債,對這家人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那以后長達一年的時間里,張家人都是靠著一個月100塊錢的低保金在生活,肇事司機從沒露過面,但是張軍夫婦并沒有氣餒,他們說:“孩子不能輟學,病也不能不看,畢竟日子還得過下去。只要還上債,靠我們三口人的雙手,一樣可以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面對如斯的艱難,張家人挺起了胸膛,他們堅信自己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份信念讓人動容,苦難沒有壓垮他們,反而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苦難橫亙,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邁開堅定不移的步伐,勇敢的跨越那些苦難。陽光總在風雨后,這句話說的不假,當我們被苦難洗禮的越來越強大的時候,我們人生的陽光也會越來越燦爛。苦難壓不垮一個人,只會使人變得更加堅強!
上一篇:苦想沒盼頭,苦干有奔頭
下一篇:苦難是人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