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思維定式限制你的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敢去追求夢想,因為他們心里早就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就是思維定式。思維定式,顧名思義就是習慣性思維。生活中,我們常說,人生的高度取決于思維的高度,我們千萬不能用思維定式為自己的人生設限,所有博弈的第一步就是與自己博弈,打好這一戰尤為重要。
生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只跳蚤被放到桌面上,然后生物學家拍打桌子,此時,跳蚤會不自覺地跳起來,它彈起的高度甚至是他身高的好幾倍。
接下來,跳蚤又被放到一個玻璃罩內,它再次跳躍時,碰到玻璃罩的頂部便被彈了回來。生物學家開始連續地敲打桌子,跳蚤連續地被玻璃罩撞到頭,后來,聰明的跳蚤為了避免這一點,在跳的時候,高度總是低于玻璃罩的頂的高度。然后再逐漸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總是在碰壁后跳得再低一點。
最后,當玻璃罩接近桌面時,跳蚤已無法再跳。隨后,生物學家移開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還是不跳。這時,跳蚤的跳高能力已經完全喪失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其實這是一種思維定勢下的表現。玻璃罩內的跳蚤,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我再跳高了還會碰壁。于是,為了適應環境,它會自動地降低自己跳躍的高度。于是,和剛開始的“跳高冠軍”相比,它的信心逐漸喪失,在失敗面前變得習慣、麻木了。更可悲的是,桌面上的玻璃罩已經被生物學家移走,它卻再也沒有跳躍的勇氣了。
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的消極思維定勢扼殺,就叫作“自我設限”。
著名撐桿運動員布勃卡有句名言:“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這句話多么狂妄而又多么讓人心潮澎湃啊!他不斷打破自己創造的記錄,不斷突破人們心目中運動的界限。因為陶醉于突破人體力的界限,他沒有高處不勝寒的孤寂,他忘記了身體上的勞累與痛苦,從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記錄,突破了公認的體力界限。在挑戰與突破界限的束縛過程之中,他自然也就創造了非凡的撐桿成績,有了別人無法比擬的超高水平。擺脫不了思想的禁錮,人們永遠也不可有進步。
摩托羅拉的一名主管聲稱:“立志獲得美國國家品質獎,有一種金錢買不到的奇效。”這就是目標的效力,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目標使我們產生積極性,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人們不是被打敗了,而是他們放棄了心中的信念和希望,對于有志氣的人來說,不論面對怎樣的困境、多大的打擊,他們都不會放棄最后的努力。
阿西莫夫是美國的一位科普作家,他自幼天資聰穎,也參加了很多智商測試,得分總在160左右,這意味著他是智商超群的人,為此,他一直很自豪。
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自己十分熟悉的一位汽修工人,這位對阿西莫夫說:“嗨,博士!我來考考你的智力,我出一道思考題,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確。”
阿西莫夫點頭同意。修理工便開始說題:“有一位既聾又啞的人,想買幾根釘子,來到五金商店,對售貨員做了這樣一個手勢:左手兩個指頭立在柜臺上,右手握成拳頭做出敲擊的樣子。售貨員見狀,先給他拿來一把錘子,聾啞人搖搖頭,指了指立著的那兩根指頭,于是售貨員就明白了,聾啞人想買的是釘子。聾啞人買好釘子,剛走出商店,接著進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剪刀,請問:盲人將會怎樣做?”
阿西莫夫順口答道:“很簡單,盲人肯定會這樣。”說完,他開始做手勢——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一聽笑了:“哈哈,你答錯了吧!盲人想買剪刀,只需要開口說“我買剪刀”就行了,他干嗎要做手勢呀?”
面對修理工的回答,阿西莫夫不得不認輸,看來他自己還真是個笨蛋,而此時,修理工繼續說:“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要答錯,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
這里,修理工所說的“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并不是說學習使人變笨了,而是因為人的知識和經驗多,頭腦中的思維定式也就更多。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突破自我的重要性,要時刻關注自己,時刻尋求新的突破,并敢于釋放自己、改變自己。
上一篇:不要讓別人利用了你的好心與善良。
下一篇:不要讓環境牽著你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