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棟梁之材,就別當劈柴燒
莊子在山中行走,見到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伐木之人停在旁邊卻不去砍伐。問其原因,回答說:“沒有地方可用。”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得以終其自然壽命。”莊子從山中走出,寄宿在友人家中,友人很高興,命童仆殺鵝招待客人。童仆請示說:“有一只鵝能鳴叫,有一只不能鳴叫,請問殺哪一只?”主人說:“殺那只不會鳴叫的。”第二天,弟子向莊子問道:“昨天山中之樹,因為不成材得以終其自然壽命,今天主人之鵝,因不成材而被殺。先生將在這二者之間如何立身自處?”莊子笑著說:“我莊周將處在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其實,莊子的思想,在其逍遙的外表背后,隱藏著深刻的無奈和悲涼。這種無奈和悲涼出自對人生矛盾和社會困境的糾結上。在現代社會,沒有人能夠做到明哲保身,社會對人的影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必須在“材與不材”之間做出明智的抉擇。我們“不材”則罷,既然是“材”,就得拔劍出鞘,千萬別當劈柴燒了。
人世間,有一種東西比黃金還要珍貴,它的價值和生命不相上下,那就是你的才華。你的才華是上天賦予你的質資。不要過于自謙,既然是棟梁之材,就別當劈柴燒。雖然為了生活的瑣事,我們常常將才華忽略,甚至浪費。但不要抱怨生活,也不要詛咒命運,人生對誰都是一樣!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不停地滾動,我們要順應它的無情和冷漠。要像雄鷹愛惜自己的羽翼一樣,等待有朝一日翱翔萬里,為此我們必須保持一種等待飛翔的狀態和姿勢。珍惜自己的才華,其實也是在珍惜生命本身,除了我們自己,我們又能指望誰呢?
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契河夫在初人文壇時,已嶄露才華,但他寫作速度太快,以至顧不上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這時,俄國文學老前輩格利果羅維奇寫信給他:“您有著真正才能,有著使你超過新的一代文學家的才能……您負有寫出真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的使命。您如果辜負了這種期望,那您就在道德上犯了極大的罪過。”契河夫大為感動,從此他以十分嚴肅的態度進行寫作,并決定將寫作當作自己神圣的事業。
發揮潛能,這一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然而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又很難做到呢?這是因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容易有一種惰性,使人的行為缺乏彈性,習慣于作固定的反應。
如果一個人根據其自身優勢成功發展事業,會是什么樣?讓我們來看看股神巴菲特的例子。
在一次演講中,面對臺下一大群觀眾,巴菲特說“我和你們當中的每個人其實沒什么不一樣。”臺下一片沉默。接著巴菲特讓一步:“如果你們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機會做我最愛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們想從我這里學什么,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最好忠告。”
咋聽起來,這就像一個剛賺了第一筆10億美元的人對別人信口胡謅。但是巴菲特是誠懇的。他熱愛他的職業,并篤信他之所以成為如雷貫耳的世界頂級投資家,是因為他能夠開辟一份能充分發揮其特有優勢的工作。
像許多功成名就的人一樣,巴菲特找到了一種方式來加強他的現有優勢,并加以運用。例如,他將自己的天生耐性化為其久負盛名的“20年展望”。據此,他惟有對一家公司未來20年的發展有充分把握時才對其投資。他的注重實際的思維方式使他對形形色色的投資“理論”和市場大趨勢充滿懷疑。他總是下決心只對那些他能直覺地理解其產品和服務的公司投資,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公司。
自從沃倫·巴菲特1956年用100美元建立他的第一個合伙投資公司以來,他就一直運用這種耐心、實際和信任的經營風格。他不斷改進和完善它,抵御改弦更張的強烈誘惑而固守一定之規。他既沒有微軟也沒有向互聯網投資,因為他不覺得自己能精確預測高技術20年后的走向。他與眾不同的風格便是他專業成功的秘訣,并且據他本人而言,也是他個人幸福的秘訣。他之所以成為一名世界級的投資家,是因為他有意識地發揮自身優勢;同樣,他之所以喜愛自己的職業,也是因為他有意識地發揮自身才能。
我們之所以舉沃倫·巴菲特的例子,不僅是因為他富甲天下,而且因為他想明白的道理對我們所有人都有現實的啟示。他讓我們認識到,努力發現自己的頂級強項,通過實踐和學習予以加強,然后尋找,或像他那樣,開辟一項每天都離不開這些優勢的工作。若照此行動,我們就會更有效率,更有成就感,更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往往人都容易看到短處,就以為自己是劈材的料,卻忘了將長處發揮出色,做一個有能力的棟梁之材。聰明的人懂得揚長避短。著名演員唐國強就是這個一個例子。從《三國演義》到《雍正王朝》再到《長征》,唐國強在觀眾心目中的分量越來越重。憑借在《長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國強得到了“美菱杯”觀眾最喜愛的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電視劇演員金獎,使他的演藝事業達到了又一個頂峰。有觀眾問唐國強有沒有信心演好《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并說還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說魯智深等。因為每個演員由于外型、氣質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大家都在嘗試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夠勝任。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人必須悅納自己,揚長避短,不斷前進”。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發揚自己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他能夠發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長點,揚長避短,腳踏實地朝著人生的最高目標邁進。
上一篇:既然改變不了現狀,那就笑著享受
下一篇:服務對象的需要發生了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