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孩子的關系
婚姻對孩子的影響有三種:一是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二是父母分別對孩子的影響;三是離婚之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有了孩子的家庭,似乎序位就發生了錯位,孩子在一個家庭排在最靠前的位置,生活的一切重心都圍繞著孩子,吃什么、家里安排什么活動、學習和生活方式也多數因孩子而改變。這樣一來,夫妻關系有時候都讓位于孩子,夫妻關系淡漠了。事實上,一個家庭真正的序位先是夫妻,然后才是孩子。父母是一棵樹,樹上開的花結的果才是孩子。我們每個人是盼著繁花似錦,碩果累累,可是別忘了,為什么會開花?怎樣才會結果?一定是樹先長得健壯。所以在這棵樹里面,母親如同是根,父親如同不斷向上長的樹冠,只有各自做好了自己分內的事,這樣根扎得深,枝冠茂盛,那么開花結果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父母自己的根不扎了,樹冠也不向上長了,整棵樹都沒空管了,所有聚焦都放在孩子身上,就看著這個花,這花哪有能量去開?怎么可能結果?所以在婚姻里,我們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第一個方面是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夫妻關系和諧美好就能傳遞給孩子愛和家的溫暖。孩子在用眼睛和耳朵來體驗生活中父母的相處模式,在習得父母的愛與幸福。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是真實。如果夫妻關系有了問題,面和心不和,孩子是能夠感知到的。父母應該如實坦誠告訴孩子,爸媽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各自成長,這樣孩子反而會受益。
楊瀾因為一直做電視節目,非常忙,她很內疚沒有陪孩子,每次回家就給孩子道歉!結果孩子還真的很生她的氣,并且經常對她說:你別管多偉大、多成功,你也沒管過我!楊瀾就很困惑,忽然有一天,她就想明白了,她依然非常開心地享受她的工作,每次回家之后,她就給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工作。孩子,你知道嗎?今天我去了一個學校,學校里面有1000多個像你這樣適齡的孩子,我給他們講了一堂什么樣的課程,然后怎么怎么樣。擔任2008年奧運大使時,她每次回家就把自己為奧運會所做的一些特別精彩的事情分享給孩子,結果孩子每次都會說:媽,你真的很棒!你就是我的榜樣,我也應該成為像你一樣優秀的人!
這就是一種真實,一種榜樣和次序。父母先把自己活精彩了,然后孩子就能夠看到。
我從小就是在目睹父母不斷秀恩愛的過程中長大的。有了好吃的,媽媽會說爸爸是家里的勞動力,操心最多,應該讓給你爸。我爸會說,你媽是最辛苦的,身體不好,應該多照顧你媽。我們姐妹四個就是在看著我爸、我媽秀恩愛中長大的,但是我們從來也沒有覺得因為父母相愛虧欠了我們,反而覺得很幸福。
漫畫家蔡志忠在書里講過,他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父親很少說話,更不怎么和他溝通;而母親雖然沒文化但勤勞能干,性格樂觀又愛聽戲,勞動了一天還要興高采烈地去看戲,每次聽完戲還要在田間地頭跟著哼唱。雖然父親因為母親愛看戲吊過臉子,但母親依然非常樂觀地干好農活后去看自己喜歡的戲。于是樂觀的母親成了蔡志忠靈魂的引領者,那就是無論過的是怎樣的生活都要讓自己開心幸福。
當我們開心和幸福的時候,就不亞于給孩子說:孩子,爸媽生養了你,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讓你開心的,你看到沒有,生命就是爸媽這個樣子,真的好開心啊!身為父母要讓孩子看到這種幸福的樣子,才讓孩子覺得他也有幸福的權利。
第二個方面就是父母分別對孩子的影響。母親在家里代表著包容、理解、支持。總結下來就是母親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不等于失去邊界,而是一種溫柔和堅定,一種共情,一種我愛你但也有邊界的愛。這樣孩子既被母愛包容著又不會被慣養成一個任性、嬌慣的人。母親給予孩子接納,不用條件去和孩子交換愛,更不能因為孩子沒有達到期望而對孩子指責、打擊、比較和失望。
母親對孩子充滿了無條件的愛,又告訴孩子愛的界限,于是孩子就會養成很好的習慣,對人有禮貌、做人有誠信、守時,這就等于我們用愛去養孩子。這就是母親作為樹的根要給孩子的營養。
父親是什么?父親是樹冠,是孩子的榜樣。母親是一直孕育和儲蓄孩子的能量,當孩子能量飽滿的時候,這個能量不能放在這里面一直不用。孩子的能量飽滿了,怎么辦呢?這個時候父親帶著孩子去冒險,去爬高摸低,父親帶著孩子去勇敢探索,帶著孩子第一次騎車,帶著孩子第一次滑冰,所有的這些第一次冒險都是需要父親帶著孩子去完成。
在我家,三姐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是父親有力的大手在后面把著,給她鼓勵,悄悄放開車又隨時跟在后面保護著;我跟著父親去撈魚,撈到的不是魚是蛤蟆,然后開心地大笑。父親留給我們的是溫暖和力量。
這就是父母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母親永遠是要讓孩子向你說心里話,說為難的事,說不敢跟爸爸講的話。父母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后盾,足夠有力和溫暖。
第三個方面的影響就是父母離婚了怎么辦?離婚是父母感情走不下去的結果,要讓孩子從離婚這件事上看到父母的自由選擇和對各自情感的負責,而不要讓孩子體會到愛和幸福的消失。尤其不能對孩子說“是因為你爸媽才沒有離婚”,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孩子不應該承擔父母感情經營不善的后果。
特別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評判對方。父母雖然離婚了,但依然是孩子的父母,這一點永遠無法改變。不管對方怎樣,畢竟孩子的生命一半是來源于他的基因,你去詛咒、辱罵、怨恨那個人的時候,就相當于也同理在詛咒、辱罵和怨恨孩子的另一半。尤其是你越貶低對方,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越糟糕,因為你可以和這個人再也沒有關系,但是孩子此生都沒有辦法和他切斷關系,因為這個人不是孩子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媽媽。
所以不要因為離了婚,就把仇恨的種子種到孩子的心里。夫妻之間的矛盾,就好像一把射出的箭,不管這把箭從哪一方射向哪一方,第一個穿過的就是孩子的心。所以,既然離婚已經是生命當中的一種傷痛,就不要再讓這個傷痛再傷及無辜的孩子,所以在孩子的面前永遠不評判對方,給對方一個客觀的、友好的、感恩的評價,讓孩子知道,只是我的父母不適合在一起,但父親在母親的眼里還是一個好人。
如果離婚是我們曾經在婚姻的課題上掛了一次科,那么離婚之后,我們就需要用一個更好的補考成績來把這個課程自己補上,所以婚離了,不要傷害孩子,應該讓孩子在這個過程里邊得到成長,讓他知道,原來生命是關乎愛自己、尊重自己的。
生命里有很多的選擇,當兩個人不適合分手之后,還是可以友好地、平等地對待彼此,知道這個人間永恒的都是愛,只不過愛存在的方式有很多種。
上一篇:婚姻中出現出軌怎么辦
下一篇:孤軍奮戰不如拉攏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