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敬業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一個滿懷感恩的員工,會自然而然地對企業充滿感激,并產生不同凡響的敬業精神,這是公司開拓進取的保障。
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中,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個“缺失機制”。“我的生活還不夠幸福”,“我掙的錢還不夠多”,“我的房子還不夠漂亮”。……于是,他們整日為這種缺失殫精竭慮。因為不完美,所以無法感恩,更無法獲得幸福和快樂。其實,只要真正讓感恩融入到你的生活里,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滾滾而來。
你可以留心注意一下周圍,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向別人嘮叨自己家里不開心的事,時間一長,他們變得越來越不開心,煩惱越來越多。而那些喜歡跟別人分享快樂的人,卻變得越來越樂觀。為什么?因為情緒具有傳染性。其實,幸福和快樂是天然的、免費的,只要有感恩的心,就可以體會到。
造成現代人感恩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使孩子從小缺少獨立自強的意識。進入學校后,往往由于教育比重的偏頗,很容易會導致孩子從小缺少一顆感恩之心。進入社會后,社會人際交往中日益嚴重的功利心使許多人越來越淡漠。因此,感恩之心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感恩并不是要別人回報什么,而是在人與人之間倡導一種友善、責任、關愛、寬容的社會風尚。從對身邊的人或事開始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老板的知遇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都是我們觸手可及的感恩之源。
1987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美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迫不得已凍結了員工的工資,管理層希望借此讓公司渡過難關。當時公司里的所有員工都表示理解,并接受了這個做法。多數人的態度是:公司一直待我不薄,現在是回報公司的時候了。
幾個月以后,很多員工驚喜地發現,原來情況比他們預想的要好得多,公司不僅補發了拖欠他們的工資,還為他們發了獎金。公司領導親自將補發的獎金送到每位員工手上,并親切地與員工握手,誠懇地對每位員工說:“感謝你對公司的理解。”
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老板和全體員工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道理:感恩作為一種美德,利人更利己。
上面說的都是感恩,那么怎么理解敬業呢?
所謂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并自始至終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敬業同樣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它使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懷有熱愛、珍惜和敬重之心。
如今,市場競爭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可以說,員工是否珍惜眼前的工作,以及其對于這份工作的敬業程度,決定了一個企業的興衰。只有用愛崗敬業的精神作為基礎,才能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出更優質的產品。
一個滿懷感恩之心的員工,會自然而然地對企業充滿感激,并產生不同凡響的敬業精神,這是公司開拓進取的保障;一個毫無敬業之心的員工,辦事松松垮垮、三心二意、缺乏積極的斗志,這些心理狀態都會體現在公司的生產、服務和銷售中。
任何企業的人事部門在招聘新人的時候,所關注的都不應僅僅是“你學什么專業”、“你能否勝任這份工作”、“你有什么特長”等能力方面的問題,還應關注“你是否熱愛自己的工作”、“你覺得工作是無聊還是有趣”、“你會為顧客帶來什么樣的服務”等涉及感恩敬業方面的問題。
一家企業若想向前發展,它的每個員工都需懂得“感恩工作,敬業創造佳績”這樣一個最簡單卻又最深刻的道理。
上一篇:感恩與敬業是一個人的成功之道
下一篇:感恩與敬業讓你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