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機遇:從“實”開始
在實際工作中,不少新人意識到機遇的重要性,卻又過度夸大機遇的作用,一味地等待機遇的“垂青”,典型的想法是:“如果讓我做某某工作,我就能夠如何如何……”其實,這是一種沒有認真對待機遇的做法,很不切實際,甚至有些本末倒置。
因為,機遇在人生中不可缺少,但機會是否愿意委身于你,還要取決于你的實力。實力是什么?是通過認認真真工作、兢兢業業付出,產生的工作能力的積累。一個人機遇再好,沒有實力,也是不會成功的。
這一點不難理解。試想,如果你因為一次好的機遇,擔任了某一職務,而由于工作能力太差干不了或干不好這份工作,又能作出多大的貢獻呢?你終究會丟掉這份工作。俗話說的好“你沒有金剛鉆,就甭攬哪瓷器活兒”,這個“金剛鉆”隱喻的就是一個人的本領、能力,也就是實力。
千里馬被伯樂相中的前提是它日行千里,金子發光是金子本身的含金量!
機遇是什么?機遇是遇到較理想的境遇,但成功的出現不是由它決定的,它只是成功的一個伴生物,成功的出現是由認認真真的付出決定的。例如,航天飛機的研制成功是人類一大成果,發射成功所依靠的適宜的風力、天氣等算是機遇,那么可以說風力、天氣等因素決定了這一成果嗎?顯然不是,而是由科技人員幾十年來認認真真工作、兢兢業業付出,也就是實力決定的。
成功不是機遇的賜予,而是實力的表現和結果。哪一次的成功背后不是辛勤的汗水,哪一位成功者沒有認真的付出?牛頓被樹上落下的蘋果砸著了腦袋,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說這是他的機遇,但你是否想過這一機遇要基于牛頓曾夜以繼日學習,積累了全面而豐富的物理知識!若沒有足夠的知識,他怎么可能聯想到引力,很可能把蘋果撿起來吃掉罷了。
機遇青睞有實力的人,因此別羨慕成功人士的好運氣,要知道他們的成功并不完全因為機遇,而是他們具備迎戰機遇的實力。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你只有在工作中證明了自己,證明自己具有實力勝任“某某工作”,老板才有可能讓你去做這項工作,這是標準的工作程序,絕不可能顛倒。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從學校畢業后,劉凡帶著憧憬和夢想前往一家心儀的企業應聘人事專員,他原以為憑著自己的文憑應該不成問題,但遞了簡歷、面了試之后,等了很久都沒有消息……是運氣不好嗎?劉凡陷入了深思和總結,最后認定是自己準備不夠充分,他甚至對人事部的具體工作都不太了解。隨后,劉凡買了許多有關人事管理和勞動法的書籍,認真地閱讀和學習,夜以繼日,開始充實自己。
一個月后,劉凡覺得基礎打得差不多了,該去找機遇了,就又來到了之前的公司。他在求職書中這樣說:“精通人事部的工作內容,精通相關法律……”而且面對面試官的問題,他對答如流。幾天后,劉凡順利成為該公司的一名試用人事專員,他仔細研究人事考核、人員配置等情況,隨后向公司遞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就目前的人員狀況及需要調整的地方進行了詳細闡述。結果,經理親自召見了劉凡,不僅通知他通過了試用,還將他提升為人事主管,工資漲了兩倍。
在上面事例中,劉凡得到了經理的親自召見,從試用員工直接跳級,快速獲得了高薪高職,他為何能擁有如此好的機遇呢?你為何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說白了,就是劉凡認真對待工作,認真提高自我實力,最終具備了勝任工作的實力;而你沒有,或者說暫時沒有做好那份工作的實力。
實現機遇,從“實”開始。與其等待機遇,不如認真提高自身實力。當今社會呈現一體化、知識化、技術化、數字化、網絡化,職場也不例外,具體來說,你必須儲備六大能力:即知識吸納能力、信息處理和接受能力、思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社會活動能力。
不過,如果你實力強大,蓄勢待發,機遇卻遲遲未到,也不要輕易失去耐心。要知道,越有價值的機遇,越需要付出認真的努力,投入的時間也越長。這就如同釣魚的過程:在漫長的等待時間里,不但不能有絲毫走神,反而要加倍留神,緊握魚竿,這樣一旦魚兒咬鉤,才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拉魚上鉤。
箴言No.2
機遇在人生中不可缺少,但機會是否愿意找到你,還要取決于你的能力。機遇再好,沒有能力,你也不會成功。因此,若想獲得機遇,就必須提高自身的實力,付出必須付出的勞動,做可以做的準備。
上一篇:在崗一天,就要負責到底
下一篇:對待工作,要有“多做一點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