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學無止境
一名徒弟跟著一位名師學習技藝,幾年之后,徒弟覺得自己的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足以自立門戶了,因此,他收拾好行囊,準備和大師辭別。
大師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問道:“你確定你已經學成了,不需要再學習了嗎?”
徒弟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自豪地說:“我這里已經裝滿了,再也裝不下了?!?/p>
“哦,是嗎?”
大師隨即拿出一只大碗放在桌上,命徒弟把這只碗裝滿石頭,直到石頭在碗中堆出一座小山后,大師問徒弟:“你覺得這只碗裝滿了嗎?”
“滿了?!蓖降芎芸斓鼗卮稹?/p>
大師于是從屋外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石頭的細縫里,然后再問一次:“那么現在呢,滿了嗎?”
徒弟考慮了一會兒,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滿了?!?/p>
大師再取了案頭上的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裝不下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后輕聲問:“你覺得它真的滿了嗎?”
“真的滿了。”徒弟回答道。
大師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拿起了桌上的茶壺,慢慢地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沒有溢出來。
徒弟看到這里,總算明白了師父的良苦用心,趕緊跪地認錯,誠心誠意地請求大師再次收自己為徒。
“學無止境”,生有涯而知無涯,學習是沒有盡頭的。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活到老,要學到老。”是的,人生在不斷探索中得到升華。
方法總比問題多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對兄弟倆開了一家服裝店,他們的生意出奇的好。每天,弟弟都站在服裝店的門口,向行人推銷。大家奇怪地發現了一點:兄弟都有些聾,經常聽錯話。
經常是弟弟熱情地把顧客拉到店中,反復介紹某件衣服是如何地物美價廉,穿上后又是如何地得體和漂亮。經過這樣勸說一番之后,顧客總會無可奈何地說:“這衣服多少錢?”
這時,弟弟把手放在耳朵上問道:“你說什么?”
顧客又高聲問一遍:“這衣服多少錢?”
“噢,你問多少錢呀,等我問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的耳朵不好。”
他轉過身去問哥哥:“喂,這套全毛的衣服賣多少錢?”
哥哥站起身來,看了顧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裝,然后說:“那套嘛,60美元?!?/p>
“多少?”
“60美元?!备绺绺吆暗?。
弟弟回過身來,微笑著向顧客說:“先生,35美元一套。”
顧客一聽,隨即趕緊掏錢買下了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其實,兄弟兩人的耳朵一點也不聾,而是借“聾”給想占小便宜的人造成一種錯覺,借此來促銷。事實上,兄弟倆已經賺了不少錢,準備送他們的三個孩子上大學。
正如傻瓜從來不承認自己比別人傻一樣,聰明的人也不會在人面前說自己充滿智慧。他們善于隱藏自己的智慧,讓你一步步掉入他預先設好的圈套,等你發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而到了下一次,等你再次與他打交道的時候,他又會想出新的花樣來對付你,讓你防不勝防。最高明的對手往往深不可測,這才是最可怕的對手。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是說有一對夫妻在城里打工,他們想先找一處房子住下來。找來找去,最終看中了一處公寓,因為那招租廣告上的條件最符合他們的要求。
他們按地址找到了這處房子。房東是一位老大爺,一看到他們帶著一個小男孩,就說什么也不愿將房子租給他們。夫妻倆急了:“我們都跑了一天了,對你的房子很滿意,價錢也可以再商量。再說,我們現在也沒有地方可去呀。”
“實在對不起了,”房東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你就是加些租金也不行,因為我不打算把房子租給有小孩的住戶?!?/p>
“這孩子過幾天就要送到他爺爺奶奶那兒去了?!?/p>
可是,房東一聽就知道這是編出來的瞎話,他不想再爭辯了,轉身走進屋里。這時,他們那6歲的兒子將這一切看在眼里。他說:“爸爸媽媽,不要著急,我有辦法?!闭f完,他走上前去,用小手敲起門來。
門開了,房東又走了出來,見還是他們,便一句話沒說就要回屋。小男孩一把拉住他,說:“爺爺別走,這個房子我來租,我沒有孩子,我只有爸爸媽媽。”
房東一聽,竟然同意了。原來房東想到自己年歲大了,不想把房子租給有小孩子的家庭,是因為怕吵鬧?,F在看著小男孩這么懂事,當然愿意把房子租給他們了。
一般人習慣于按照一般性思維去思考問題,最后往往會進退兩難,很容易使事情陷入僵局。這時,需要你的智慧,從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考慮,就不難發現捷徑。要知道,方法總比問題多。
上一篇:要懂得如何放棄
下一篇:要懂得怎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