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環境、智力、學歷等方面的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顯示: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短期的清晰目標,3%的人有長遠而清晰的人生目標。
25年后,哈佛大學再一次對原來那批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7%的人對人生沒有目標,他們生活得很糟糕,對自己和社會都充滿了怨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60%的人開始時有模糊的目標,但是在實現的過程中被各種困難或是問題擾亂后,都偏離了最初的目標,以至于25年后的他們早就忘了年輕時的理想和目標,他們的生活安穩而平凡,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10%擁有短期目標的人,不斷實現短期目標,過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這些人集中在社會的中上層;剩下的3%有確定的人生目標的人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精英,生活在社會上層。
由此可見,選擇一個清晰而長遠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說,目標的力量是強大的。清晰實際的目標有助于指導人們走向成功,而好高騖遠或模糊、不切實際的目標則會讓人們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生活對那些有目標的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一生都在為某個目標而奮斗。目標是夢想的基石,為了實現夢想,你必須選對目標,并向著那個目標不斷努力。但是,選擇目標,并非是要你現實地對待某件事,也并非要你把它縮小,而是讓你把目標更大、更清楚地設定出來。
約翰•高德從小便是一個敢于夢想、敢于挑戰的人。
15歲時,他將他一生想要做的事,列在一張單子上,共有127個他希望達成的目標,其中包括探險尼羅河,攀登珠穆朗瑪峰,研究蘇丹的原始部落,5分鐘跑完1英里,把《圣經》從頭到尾讀一遍,在海中潛水,用鋼琴彈《月光曲》,讀完《大英百科全書》,環游世界一周……
如今他已過中年,是目前世界上依然健在的最著名的探險家之一。他不僅已經完成127個目標中的105個,還完成了許多其他令人興奮的事。
他還想訪問完全球所有國家,全程探險中國的長江,到月球去訪問等充滿挑戰的冒險。
目標有著巨大的威力,它能循序漸進地推動夢想的實現。每個人都像一艘小船,目標就像海上的燈塔,只有選擇對了目標,并努力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駛,才能早日安全抵達目的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只有按照選好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前行,才能接近成功。
選對目標很重要,堅守目標也很重要。正如哈佛大學所做的“測定目標對人生的影響”調查結果一樣,生活中大多數人在年輕的時候曾有過模糊的目標,然而他們卻未能清晰地確定自己的目標,以至于在現實中逐漸忘卻了目標。
曾經有個老師給他的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樹林里,三只饑餓的獵狗將一只土撥鼠定為晚餐目標不停追趕,這只土撥鼠不得不逃到一個樹洞里。而這個樹洞就有一個出口,并且從樹洞里跑出來個小豬,小豬看到獵狗后也被嚇得瘋跑。后來,小豬爬到另一棵樹上藏了起來,但是因為緊張而沒有坐穩,摔了下來,正好砸死了樹下觀望的三只獵狗。最后,小豬成功跑掉了。”
故事講完之后,這個老師說:“學生們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
學生們說:“小豬跑不過獵狗,小豬不會爬樹,還有一頭小豬怎么可能一下砸死三只獵狗?”
然而,老師卻說道:“你們都沒問土撥鼠,土撥鼠去哪里了?”
學生們這才意識到因為小豬的出現,大家都忙著想這只小豬的問題,竟然忘了獵狗的晚餐目標是土撥鼠。土撥鼠從學生們的腦海里消失了。
的確,很多人都會犯上述故事中學生們所犯的錯誤,明明自己原本的目標是土撥鼠,結果卻因為被小豬干擾,而忘記了。比如,在職場中就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嘴上剛說完要上網查工作資料,但是轉眼就去看八卦或者是體育新聞去了,一個小時之后領導去問他資料是否查完了,他才夢中驚醒似的想到自己上網的原本目的。這些人往往對生活沒有目標,即使有目標,也很少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安排自己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效率很低,常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成功也因此而離他們很遠。有了目標,卻不堅守目標,那么一切都將是徒勞的。
歌德說過,“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個遠大的目標,并且憑借才能與堅毅來達成它。”確實如此,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身在何處,而在于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雖然選擇目標的方向并非易事,它甚至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考驗。但無論付出什么樣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成功者都不是空洞的夢想者,他們的夢想是由目標的珠子連接起來的,憑借著有目標的夢想使他們產生不滿足,進而激勵他們加倍地奮斗,最終達成他們的大目標——夢想。
在人生的道路之中,無論面對任何艱難險阻都不放棄自己人生目標,這樣的人最終都能取得成功。反之,那些隨便一些瑣事都能吸引他的注意,使他偏離目標,這樣的人則很難成功,甚至會經常陷入瑣事中而無法脫身。偏離目標的后果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不要理會那些無關的瑣事,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朝著目標前進。
上一篇: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命運
下一篇:選擇主動出擊,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