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去哪里,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目標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說,目標指的是射擊、攻擊或?qū)で蟮膶ο螅仓缸约合胍_到的境地或標準。目標是自己對活動預期結果的主觀設想,是自己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主觀意識形態(tài),也是行為活動的預期目的,能為所做的活動指明方向,更具有維系組織各個方面關系構成系統(tǒng)組織方向核心的作用。總而言之,目標就像是我們?nèi)松飞系囊粋€個燈塔,會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讓我們每個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更不至于停滯不前,不至于碌碌無為,甚至荒廢一生。就像是我們民族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工匠,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便會甘愿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孜孜不倦。這樣的能人,他們將工作視為一種修行,將產(chǎn)品的品質(zhì)視如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備受別人的尊敬。或許,身為普通工作者的我們,還達不到這么高遠的境界,但是目標的存在和重要性卻是一樣的。
親愛的寶貝,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別并不在于天賦和機遇,而在于你是否具有明確而堅定的目標。很多人之所以會一事無成,究其根本,其實就是缺乏了一個明確的、遠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因為,經(jīng)歷越多的小有所成,你便越會明白,所謂的成功,不過就是實現(xiàn)一個個既定目標的過程,成功就是由一個個目標的階梯搭就的。因此,親愛的寶貝,請你牢記,設立明確的目標往往是我們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相傳貞觀年間,在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它們是好朋友。平時,它們的分工就是馬兒在外面拉東西,驢子在屋里推磨。后來,馬兒被玄奘大師選中,需要一起出發(fā)經(jīng)過西域前往印度取經(jīng)。聽說馬兒被大師選中要出遠門,還要過得這么辛苦,驢子對自己沒有被選中暗自慶幸,它覺得每天在家推磨也挺好的,至少不用風餐露宿,也不用思考應該干什么。
17年過去了,馬兒陪同大師馱著佛經(jīng)回到了長安,國王為了獎勵馬兒的貢獻,特地給它蓋了單獨的馬廄,還配了一個專門照顧他的飼養(yǎng)員。有一天,馬兒重新回到磨坊見到了他的老友驢子,當年年輕的驢子已經(jīng)變得又老又瘦,主人正準備將它送去集市上賣掉換點錢。驢子看到同樣已經(jīng)不再年輕的馬兒卻變得如此氣派,不禁心生不甘,憤懣地感嘆起自己的辛苦付出和收獲一點都不成正比。
馬兒聽到驢子的埋怨,同它講述了自己這一路去取佛經(jīng)的辛苦,它告訴驢子所有的收獲都是因為有了辛苦的付出。驢子聽了卻還是憤憤不平,它認為自己每天推磨也是很辛苦的。
后來,馬兒同驢子分享了自己在取經(jīng)路上看到的美景,有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嶺、白茫茫的冰雪和浩瀚的大海等,希望驢子聽到這些能夠開心一點。結果驢子卻說:“你有這么多豐富的見聞,走了這么遠的路,這些是我連想都不敢想的。”后來,馬兒對驢子說:“其實,我們走的路如果換算成步數(shù)的話,是差不多的。當我向西邊不斷前進的時候,你也在不停地往前進,一步也沒有停止過。不同的是,我們的目標不一樣,我的目標是遙遠的印度,所以我總是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往前進,最后就看到了越來越大的世界。但是你卻被遮住了往外看的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zhuǎn),所以注定了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驢子聽了悔不當初,但是卻于事無補了。
親愛的寶貝,你看,很多時候,你之所以平庸,而別人之所以成功,其實并不在于天賦或者能力的差別,也不在于機遇的偏失,而是你缺乏人生目標。就像故事中的馬兒和驢子,當馬兒在堅定不移地朝著西方前進的時候,驢子卻不停地在原地打轉(zhuǎn)。盡管驢子一生邁出的步子和馬兒相差無幾,可是因為缺乏目標的原因,注定了它這一生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因此,親愛的寶貝,你想要什么,你對于自己的人生有著什么樣的目標,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目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就不會為了自己的目標付出努力,更不會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什么價值。但是當你覺得自己的目標很重要的時候,情況往往就會相反,你會為了自己的目標付出努力,你也會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長此以往,你便會感覺到,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有意義的事情正在你身上發(fā)生。就像前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曾經(jīng)說過的:實現(xiàn)明天目標的唯一障礙就是今天的懷疑。因此,親愛的寶貝,讓我們學會以最積極的信念堅強地將自己的計劃目標向前推進。
上一篇:女人學會說“不”,一味遷就只會讓傷害變本加厲
下一篇:學習需要求真務實——蘇軾教子用實踐求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