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如水,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平淡如水、寡淡無味。其實,人生的常態(tài)就是平淡。平淡如水,原本就是生活的本質。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足,無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都不會脫離平淡的生活。而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只是人生的調味品而已。
平淡的生活就像白開水,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調配方式。喜歡追求刺激的人,往生活里注入了酒精;喜歡苦中作樂的人,常用它來沖咖啡;有的人在生活里滴入了蜂蜜;也有的人把生活泡成了茶;更有一些人把生活熬成了毒藥。
另外,還有一些人,他們什么也沒加,照樣在平淡中品嘗出了人生百味。他們不僅能在燈紅酒綠的喧鬧聲中華麗轉身,更能耐得住紙醉金迷的蠱惑。其實,恰恰是最寡淡的平凡生活,最能讓人們心境平和、輕松。聰明的人懂得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適時地把酒精、咖啡、蜂蜜、茶等調味品從自己的生活中剔除,讓自己的心始終保持純凈、自在。
馬森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大學設計專業(yè),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高才生。他性格內斂,不喜高談闊論,不管是學生時代,還是參加工作之后,他都堅持自己的交友觀點——寧缺毋濫。和那些喜歡呼朋喚友的同事們相比,馬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他自己卻活得輕松、自在。
馬森朋友不多,但是他的每個朋友都是“鐵磁兒”。他和自己的幾個朋友并不常見面,然而這并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每次相聚幾個人都敞開心扉,互相慰藉。馬森認為君子之間的來往就應該是這種狀態(tài),不似酒濃烈,不似咖啡刺激,不似蜂蜜甜膩,而是像白開水一樣健康、細水長流。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秉承古人的遺訓,堅持以“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一原則來指導自己和他人的人際往來。小時候我們寫同學錄的時候最愛寫這樣一句話:“友誼地久天長。”那么什么樣的友誼才能長久呢?那就是淡如水的友誼。
對于每個社會人來說,沒有誰能離得開朋友獨立生存。朋友,在我們一生當中,一直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沒有朋友的人是可悲的,他們時常孤軍奮斗,累了、倦了都只能藏在自己心里,即便有所成就也無人分享。有了朋友卻不知道珍惜的人更可悲,他們拿友情為砝碼來換取利益,這種人必遭千夫所指!
其實,對待朋友,應該像余秋雨說的那樣:“大家應該為友情卸除重擔,也讓朋友們輕松起來。朋友就是朋友,真正的友情因為不企求什么,不依靠什么,總是既純凈又脆弱。”這句話是說,友情是世界上最寶貴也是最容易失去的東西,我們應該加倍用心地呵護它。
友誼是最單純的情感,拋開這份情感,人生就會多幾番坎坷。朋友不在多,能有幾個可以交心的人即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在有朋友的日子里我們是幸運的,有苦惱時我們有可以傾訴的對象,快樂的時候有人陪我們一起分享。
在工作中,我們也要始終堅持淡如水的心態(tài)。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魚龍混雜的職場中少不了鉤心斗角之事。工作就好比是在過濾水,漫長的過程中,它會逐漸凈化我們的心靈。
職場如戰(zhàn)場,激烈的競爭會讓人們的心態(tài)產生這樣、那樣的變化。我們要能經得住這層層的考驗,以淡定的心態(tài)去面對紛爭。有句話說得好:“純粹的流浪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從踏入職場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注定都是漂泊者。與其急著找到答案,還不如保持淡定的心態(tài)過濾一下自己,學會審視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總而言之,平淡如白開水是人生的常態(tài)。平淡的生活中,有整日為柴米油鹽不辭辛勞的父母,有為培育新人嘔心瀝血的教師,有千千萬萬為了謀生而疲于奔命的陌生人。脫下燈紅酒綠、窮奢極侈等層層偽裝,能留下來的恐怕也只有“平淡”二字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埋怨自己的生活過于簡單,也沒有必要因自己的平凡而煩惱。讓我們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淡定地看待過去的得失吧,不要總為過眼云煙心生懊悔,這樣我們的心才能獲得輕松、自在。
上一篇:學會獨處,享受一個人的快樂
下一篇:強扭的瓜不甜,學會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