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先決條件,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源于不同的習慣。一個人一旦有了好習慣,那它帶給你的收益將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卑资制鸺业母晃虃?,都是在具備諸多良好的習慣之后,才推動自己有了起家的可能。
有心人也許有這樣的發現:成功的人似乎永遠都在成功,仿佛有一種魔力在驅趕著他走向成功;而失敗的人似乎永遠都在失敗,仿佛他天生就注定是個失敗者。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答案是“習慣”在起作用。如果一個人習慣于勤奮,習慣于結交朋友、發現機遇、珍惜時間、果斷決策等,他就會成功;如果一個人習慣于懶惰、虛偽、逃避等,他就會一事無成。
就如拿破侖所說,習慣能成就一人,也能摧毀一個人。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人生是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良好的習慣常常是獲得成功的捷徑。
亨利·福特1903年創辦的福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它的名字在汽車行業大名鼎鼎,而亨利·福特的發家更具有傳奇色彩。
福特大學畢業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時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但來了,總得去試試吧。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的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他彎腰撿了起來,發現這是一張帶有污漬的紙,便習慣性地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走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錄用了呢?”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幾位的確學歷比你高,而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欠缺關注小事的習慣,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能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了你?!备L鼐瓦@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而且福特把這個公司改名為“福特公司”。
有人說:“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人生,這里面隱藏著人類本能的奧秘?!焙昧晳T是成功的助力器,良好的習慣能使平庸者成為人才。
失敗的人和成功的人之間,有很多共同點,而往往在習慣方面卻有很大的差異,正是這些不同造成了他們不同的命運。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你的命運就會大不相同。
富蘭克林在青年時期,就堅定養成好習慣的信念。他給自己制訂了克服13個壞習慣的計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富蘭克林為了保證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在計劃的“程序”一條里,規定自己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閱讀,使生活有條不紊。后來有朋友說他常常表現出驕傲情緒,他又把養成“謙虛”的好習慣列入計劃。他每周選出一種缺點進行矯正,每晚必須作自我反省,每天記錄自己努力的結果。有時壞習慣沒有徹底改變,尚未達到自己理想標準時,就再延長矯正一周,直到好習慣代替壞習慣為止。
在沒有登上總統寶座之前,富蘭克林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凡事太愛爭強好勝,動不動就和別人打嘴皮官司,始終難以跟人相處。因為這個習慣使富蘭克林失去了很多朋友。他覺悟之后,馬上就著手改變自己的習慣。他列出了一個清單,把自己個性上那些不良習慣一一寫在上面,并且從最致命的不良習慣開始,一直糾正到不足掛齒的小毛病為止。當他把自己的毛病全部改正完畢的時候,良好的習慣遍布全身,如去傾聽、去贊揚、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去愛、多付出等,結果,他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受尊敬和愛戴的總統之一。
壞習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絆腳石,而好習慣則是最有力的推動器。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也常常習慣之后就不想去改變,一個人不是成為習慣的主人,就會淪為習慣的奴仆。諸多普通人在壞習慣的影響下,人生一直在走下坡路。而諸多成功者,都是建立了良好的習慣而推動自己走向成功。蕭伯納堅持“該先做的事情就先做”的習慣使他成為著名的作家;愛迪生堅持想睡就睡的習慣,保證了他工作時有極高的效率,使思維保持活躍,從而有了一個又一個發明創造;約翰·洛克菲勒堅持工作有張有弛的習慣,使他成為全世界擁有財富最多的人之一。
一個人一旦有了好習慣,那它帶給你的收益將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行為大約只有5%是屬于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習慣性的。一個人無論做什么,都可能形成習慣。因此,想要白手起家的人,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培養自己成大事的好習慣,是擺脫平庸人生的先決條件,更是促使你的事業快速騰飛的秘訣。
上一篇:懂幽默,為自己加分
下一篇:戰勝欲望,成為欲望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