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把失敗當回事的人,越是容易遭遇失敗
人生是怎樣的一種經歷?借用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一番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最為恰當:“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越塵埃,有時穿越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無論是出于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因素,人都是會犯錯的,失敗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沒有誰比誰幸運,現實總是充滿坎坷的,關鍵是面對這道坎兒的時候,你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這件事發生在日本某公司的一次招聘中。一個平日成績優異、從未有過失敗經歷的年輕大學生,由于沒有被錄取而自殺。三天后,當企業負責人查詢電腦資料時,意外地發現,那個自殺的應聘者各方面成績和表現都很好,只是由于電腦的失誤,才致使他被淘汰。
此事一經爆料,各界議論紛紛,有嘆息聲,有感慨聲,但更多的是反思。一個經不起失敗、經不起考驗的人,將來如何迎接比面試更加殘酷的競爭?如何去承受比面試失敗更糟糕的情形?就算他成績優異,各方面才能突出,這種不堪一擊的心理素質,也注定會成為他人生中的攔路虎,一旦遇到風吹草動,他立刻就會懷疑自己,選擇認輸。
退一步說,就算是真的失敗了,又怎樣呢?那不過代表暫時沒有成功,并不意味著你不夠優秀,你比別人差,也許是各方面機緣條件的巧合,也許是你的情況暫時不符合需求,僅此而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你心里過不去這個坎兒,屈從于現狀,受制于情緒,承認了未來的你也會跟此時此刻一樣,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和進步,那才是徹底輸了。因為,你的認輸意味著你不僅否定了現在的自己,也否定了將來的自己。
拿破侖·希爾曾經這樣解釋過人生的逆境:“那種經常被視為是失敗的事,只不過是暫時性的挫折而已。還有,這種暫時性的挫折實際上就是一種幸福,因為它會使我們振作起來,調整我們的努力方向,使我們向著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任何一個成功者,他們的成功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開發了自己無窮無盡的潛能。當你遭遇失敗、聽到否定之聲的時候,不要讓它們變成你思維里的一堵“墻”,你應該相信這不過是一次意外或是考驗,此時此刻的境遇決定不了你的未來,你身體里蘊藏著的才氣、能力和創造力,遠比你已經表現出來的要多得多。
擺正心態后,認真地反思一下不足,并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去彌補這些空白。一旦你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肯定的想法,你的潛能很快就會被激發出來,而你也會因此獲得一個好的結果。謹記,成功這件事不怕萬人阻擋,就怕你自己投降!
上一篇:越害怕某件事發生,越有可能變成真的
下一篇:那些容易做出的改變,往往越變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