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別人影響而波動情緒
我們應(yīng)該明白一個道理,人活一世,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人人喜歡,總會有人對你有所反感。所以我們沒必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影響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糾結(jié)中痛苦。請記住,如果你只知道跟著他人的眼光生活,那么你會逐漸暗淡自己的光彩。
很多時候,很多人因為總是在意他人的眼光,希望做到人人滿意,可是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終究迷失了自己。所以說,保持心境通達,做好自己,才能讓自己擺脫心靈的束縛。做事情的時候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折磨自己。所以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書畫家文徵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現(xiàn)在我們來介紹一個曾經(jīng)發(fā)生在他身上的一個故事。文徵明曾想過自己要畫一幅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的畫,所以他每天都沉迷于繪畫中,不斷努力,幾個月下來這幅畫可以說讓自己十分滿意,于是他就想到大街上去展示。文徵明在畫旁邊放了一支筆,并附上一則文字:如果誰認為這幅畫哪里有欠佳之處,請賜教,并在畫中標出。等到晚上文徵明帶著畫回去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整幅畫都被涂滿了標記——每個筆墨都被指出不足。文徵明心中十分不悅,感到失望。
次日,文徵明還是感到不服,決定用另一種方法試一下。于是他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但這次,他請觀賞者將其最欣賞的妙筆做上標記。結(jié)果是,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墨,如今卻都換上了贊美的標記。“原來如此!”文徵明不無感慨地說道,“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去在乎別人怎么評價,只要有一部分人認可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能做到人人滿意。即便你再優(yōu)秀,也有人對你不滿,指責你。當你盡力做事的時候,有人會夸贊你,也有人會譏諷你,同時也有人會記恨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人。假如我們一直按著別人的說法去生活,那么這個取悅他人的過程將是你疲憊不堪的過程,也是喪失自我的過程。
或許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爺孫倆和一頭驢的故事。爺孫倆趕著一頭驢上集,爺爺出于對自己孫子的疼愛,把驢讓給孫子。有人對孫子說,你怎么一點尊老的美德都沒有,竟然讓自己年邁的爺爺走路。孫子聽后,把驢讓給爺爺騎,可是又有人對爺爺說,怎么忍心讓自己如此年幼的孫子走路呢。于是乎,爺孫倆商量著一塊騎,可是這一次反對的意見更大了,怎么忍心讓瘦小的驢承受兩個人的重量呢!爺孫倆從驢上下來,又商量著那就一塊走吧。走了還沒一會兒,旁邊就有人嘲笑著:瞧那倆人多傻,有驢不騎,還非得走路呢。
這個故事有人說傻,有人說搞笑,有人沉默,有人讀出了其中的道理。靜心想想,我們何嘗沒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景呢?那時的我們很迷茫,沒有任何的方向感。每個人對事物的認同標準都不一樣,你也不可能達到別人所要求的標準。迷茫終究會漸漸削弱自己內(nèi)心的那份堅持與目標,所以說走出他人的陰影吧,為自己好好地活著。堅持自己,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不要太看重別人對你的看法,這樣你的心情將會好一些,開心也會多一點。
要想改變這種太在意別人看法的習慣,需要做以下幾點:
1.增強自信心
總是聽信他人,主要是由于內(nèi)心的不自信引起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增強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自己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讓自己的情緒因他人而受到波動。
2.情緒上保持自我
生活上不僅要有自己的主見,情緒也是如此。在與人交往時,要保持自己情緒的自由與獨立,不卑不亢,能夠合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3.有所行動
想要改變自己最終還是體現(xiàn)在行動中。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他人的擾亂要學會拒絕,要懂得堅持己見但也不要固執(zhí),要不了多久你就會體驗到改變,體驗到進步,體驗到成長,體驗到快樂與自信。
上一篇:青少年要堅信,風雨之后一定會有彩虹
下一篇: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把一切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