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使用暗示之道,讓自己占據心理優勢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都有這樣一種傾向:人們會不自覺地維護自己的“自主”地位,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干涉或者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講,暗示的作用往往要比指示、命令或直接勸說產生的效果更好。
這一點常常被商人們反復使用,比如廣告宣傳中宣傳使用了自己的產品,效果會多么好,這種暗示就比直接勸說對方購買要好得多;還有一些商家會找人裝做買東西,造成很多人購買的假象,引誘別人去購買,這也是利用了“心理暗示”。
某種酒推廣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員工都裝成老板,吆喝著去大酒店吃飯,點上幾千塊錢的菜,然后問“有某某酒沒有”,酒店老板沒聽說過,然后如實回答沒有,結果一單幾千元的生意就沒有了。如此反復了幾次,酒店老板們都意識到“某品牌的酒是商人們都喜歡的,是留住客人的法寶”。于是,這種酒一時風靡了大江南北,市場一下子就被打開了。
這就是利用了人們更愿意接受暗示而不是勸說或建議的心理。這種暗示的方法能夠比任何方式更讓自己占據主動,讓他人更樂意接受自己的勸說或者建議。暗示也有多種方法和技巧,只有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有技巧的暗示,才可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否則對象不對或者方式不對就等于“對牛彈琴”,是沒有效用的。
感染性暗示,即用感染的方式暗示他人按照你的方法去做,比如哄小孩子睡覺,如果直接命令他“該睡覺了”“閉上眼睛”,效果通常是很差的,反而可能使孩子更加興奮或抗拒。這時,不妨選擇感染性暗示,給他講個故事等,不久孩子就會安靜入睡。對于感染性暗示,可以應用在容易接受暗示、感染別人情緒的群體中,比如學生或者涉世未深的年輕人。
期待性暗示。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運用的就是“期待性暗示”。他運用了士兵們口渴對梅子的期待,讓他們口中生津,鼓起了士氣和力量,一鼓作氣翻過了山丘,到達了水源。這種暗示一定要運用施加暗示者的權威效應,否則是不會達到目的的。如果是曹操以外的某個士兵說看到了“梅子”,大家肯定會懷疑他,效果就不能顯現出來。想要給大家“畫餅”,就一定要讓人相信“餅”的真實性,就要求“畫餅”人的權威。
幻想后果性暗示。賈詡是曹操非常看重的謀士,一次曹操特意屏退左右,向賈詡請教立太子一事。賈詡面露難色,故意不答,曹操問他為什么知而不答,賈詡說自己正在想事情,所以沒有回答主公的問話。曹操問他想什么,賈詡漫不經心地答道“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袁紹和劉表正是因為廢長而立幼,使得身死后兄弟鬩墻,霸業成流水。賈詡并沒有明白地表明支持誰或者給曹操建議,只是一個暗示就使得曹操下定了立曹丕為太子的決心。
這就是利用“幻想后果性暗示”取得的效果,一般要運用前車之鑒的事例,讓對方自己想象事情的糟糕后果,再做決定。當然,最好還要對方能夠有足夠的領悟能力,否則就有“對牛彈琴”之虞,這種暗示常常用于對比你地位高的人提建議,委婉而容易被接受。
暗示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不能夠給人明顯的建議或者當他人不容易接受你的勸說、指示或建議時,不防利用暗示之道。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夠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讓別人不自覺地接受你的看法。
心理應用:
上一篇:堅持不懈,讓苦難先認輸
下一篇:女人要自信起來,釋放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