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眾國的作用
(1940年10月17日)
戚爾基
事件背景
戚爾基生于1892年,卒于1944年。美國著名演說家,華爾街律師。為遏止羅斯福三連任勢頭,戚爾基在各地發表了540次演說,本篇是其中最為精彩的一篇。
我來到圣路易斯感到非常高興。我愉快地回想起,就在共和黨召開全國大會前夕,我也曾到此拜訪。今晚,我要同大家談一個本人深信不疑的問題。當然,同內地人民相比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人民與外交事務的關系確實是密切一些。
然而,我肯定沿海人民都會同意,除非充分反映偉大的內地人民的理想和希望,合眾國的政策就不可能是正確的、現實的。
在這片密西西比河流域,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我們的視線越過阿勒格尼山,到達大西洋;越過洛基山,到達太平洋。我們可以看清美國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看見,在歐洲,殺人如麻的軍隊正在推進,并侵入了原來在這個民主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我們看到,那些軍隊已越過我們的一些孩子的安葬之地。
當我們回頭遙望,當我們的視線越過太平洋,我們發現,那個把歐洲變為廢墟、貪得無厭、侵略成性的獨裁者,現在已與日本締結了同盟,而且似乎是針對美國。
我們或許可以用日本遠離我國的事實而自慰。同樣,我們或許可以用日本外交部最近所說的新同盟其實不是針對美國的話而自慰。我們深切期望日本說的是真話。
然而,從歷史記載來看,我們必須對那個同盟感到擔憂。
美國同胞們,這種形勢已醞釀多年,事實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或更早就初露端倪了。但是今晚,我想只限于討論最近四五年的事態發展。
在這四五年中,華盛頓政府在外交上十分活躍。這個政府自稱,它積極促進和平事業。它力圖使美國人民相信,它的外交方針是明智的。
今天,美國有些人坦率地承認,政府在履行國內最基本的職責方面失敗了。新政搞亂了美國工業,造成了普遍失業,使美國瀕臨崩潰的邊緣。
然而,同樣是這些人,卻又說政府在外交上非常明智和有效,因而應該當選并第三次連任。
對于政府在當前國際某些問題上所要達到的目標。我是贊同的。等一會兒,我再來詳細地談談這些目標。
但是,今晚我要直言不諱地說,新政在外交事務上既不明智,又無實效。我認為新政對和平無所貢獻。事實上,我認為新政助長了戰爭。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人們有一個根本的誤解,他們沒有從根本上認識美國應在世界各國中起什么作用。
為了說明我所認為的美國所應發揮的正確的作用,我現在要引述一位歐洲政治家關于美國的幾大段談話。在我看來,這位政治家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勇氣和最有遠見的人。我說的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
現在,請大家仔細聽聽以下幾段話。第一段寫于1937年冬。請諸位聽仔細,這些話不是溫德爾·威爾基說的,而是溫斯頓·丘吉爾說的,但諸位聽到后會以為是我說的。
“合眾國援助歐洲各民主國家的最好辦法,”丘吉爾先生在1937年說,“莫過于振興自己并保持繁榮?!?/p>
“對世界事務而言,”他說,“一個繁榮的合眾國將產生巨大而有益的影響。相反,一個瀕臨金融和經濟崩潰的合眾國,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惡劣影響,并在法國和英國最需要變得堅強的時候削弱了這兩個國家?!?/p>
讓我繼續引用他的話?!叭A盛頓當局如此無情地向私人企業開戰,以致實際上……合眾國正在把世界引向蕭條的深谷……”
請大家注意,上面這段話寫于1937年。它是丘吉爾關于新政對經濟復興和對世界影響的想法。
現在,我繼續引用丘吉爾的話。
“即使在和平時期,”他說,“合眾國的金融政策也可以對潛在的獨裁者的戰爭準備起到有力的抑制作用。”
那就是1937年的丘吉爾。他說過,假如華盛頓當局在當時為美國實現了經濟復興,希特勒的行動本來會受到制止。
但是,華盛頓當局做了些什么呢?請不要用溫德爾·威爾基的話來回答,而用溫斯頓·丘吉爾的話來回答,用他在一年以后,即在1938年說過的話來回答。
“合眾國的經濟和金融狀況十分混亂,”丘吉爾先生在1938年說,“這不僅使所有的姐妹國家感到氣餒,而且削弱了她們用以緩和種族仇恨和抵制暴政的力量。合眾國能為世界事業做的首要貢獻乃是使自己強盛起來,并很好地武裝起來?!?/p>
我仍然是在引用丘吉爾的話。讓我們看看他還要說什么。
“大企業與行政當局之間的戰爭在令人痛苦地繼續進行著。兩大力量似乎都沒有認識到,它們是多么相互依存??偨y繼續在無憂無慮地一會兒干擾,一會兒撫慰企業界和金融界。他朝三暮四,出爾反爾,搖擺不定。因此,人們的信心沒有恢復?!?/p>
“為了緩解失業問題,國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而如果能恢復正常的信心狀況,即使只花一年時間,失業問題也能不治而愈?!?/p>
難道這些話與溫德爾·威爾基一直在對美國人民所說的話有很大區別嗎?
好,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直率的、有遠見的政治家對1938年的美國還談了些什么?!包h派政治已侵蝕我們的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一個裝備精良的自由民族,雖擁有權威和聲望,但倘若金融和政治狀況混亂,這種權威和聲望也會受到損害?!?/p>
他接著提出了一個希望,當然我今晚要在此如實復述。
“但是,我們必須希望其他人的意見能夠贏得勝利?!?/p>
這就是大洋彼岸那位政治家心目中的1938年的美國。毫無疑問,這不是新政為美國人民所描繪的、刻意斟酌的美國外交方針。但是,它是一幅不加掩飾的圖畫,而繪畫人肩負著保衛民主世界的重任。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廣闊無邊,所以美國不必對大洋彼岸的事態憂心忡忡。
兩大洋的確廣闊無邊。我們可以站在這兒,站在美國的中心地區,信心百倍地宣布:我們不想,我們也不打算又一次派遣我們的孩子渡過大洋。如果你們選我當總統,我們就能做到這一點。
同樣,我相信,如果你們選舉那個想獲得三連任的人。孩子們就要被派遣。我們不能,也不該用武力來維持歐洲的和平。
但是,同胞們,造物主的本意不是要把這些廣闊的海洋用作屏障。它們應該是進行商務和貿易往來的、廣闊的藍色通道。
美國在世界上的作用不是解決邊界糾紛或種族爭端,不是在歐洲維持均勢。美國的作用——至少她在和平時期應該這樣做,是扮演一個更能迎合我國人民意愿的角色,是創造購買力,是提高我們自己的生活水準,繼而提高其他人民的生活水準。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如果達不到這一目標,就會削弱民主世界。在過去幾年中,即自從丘吉爾寫下上述真知灼見以來的幾年中,我們在這個目標面前徹底失敗了;我們還看到,很大一部分民主世界已崩潰了。
然而有些人說,所有這一切都已是覆水難收。我們也許可以寄希望于未來,那時,在某個未來政府領導下,美國能有機會扮演一種和平時期的角色。他們說,今天世界上正在打仗,所以,新政對于合眾國發揮戰時的——而不是和平時期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要問,這個作用是什么?這個所謂離開新政就不能發揮的作用是什么?
讓我們又一次在這兒,在美國的中心地區談論這個問題。當我們眺望大洋彼岸,我們在自己與衰落的商務貿易之間發現了什么?
我們在我國的自由企業與奴隸制的極權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發現了什么?
我們在我們所珍愛的自由制度與野蠻的奴役哲學之間,發現了什么?
我們發現了大不列顛。我們發現了英雄的英國人民昂首挺立。
我們發現在大西洋彼岸有這樣的人;我們發現在北方鄰邦加拿大有這樣的人;我們發現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在澳洲和大洋洲也有為數不多的這樣的人。
當我們站在這里,遙望東方和西方,我們發現英國人民正在自由的邊緣上生活。
所以我要再一次問:在這種情況下,在這個備受戰爭蹂躪的世界上,合眾國應該起什么作用?
這個作用指的是什么?這個所謂離開新政就不能發揮的作用是什么?
難道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派遣一支遠征軍?難道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再次投入外國的戰爭?難道這就是所謂新政不可缺少的作用?難道這就是不斷從華盛頓傳出挑釁、污蔑、秘聞和謠言的原因?
我坦率地、極其嚴肅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因為你們大家和我都知道,這不是我們應該起的作用。
我們不能把遠征部隊派往那個自由邊緣地區。我們沒有這樣的部隊,即便有,這樣做也沒有任何好處。這不是那里的人民所需要的,甚至也不是他們所要求的。
加強那個自由邊緣地區只有一個辦法,即只有通過新政倡導者所不能理解的做法——生產。
我們必須生產,生產,再生產。我們必須生產飛機,生產千百種其他物品。那就是我們所要發揮的作用。那就是我們必須起到的、加強那個自由邊緣地區的作用。但是,密蘇里州的人們!當我們得出了那個結論,卻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我們并沒有送到英國的所需物資,我們甚至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有一個事實,一個最糟糕的事實:我們甚至不能生產出足夠的產品。我們不是在以應該的、或必須的方式提供援助,即使我們并不想在這個血腥而殘酷的世界上孤軍奮斗。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我們不能做應該做的、美國迄今以此為榮的事?
因為在過去五年,政府雖然知道、無可奈何地知道世界發生了變化,卻完全不理解美國在一個深受戰爭蹂躪的世界上應該起什么作用。
政府沒有認識到——極其悲哀地沒有認識到——戰爭與和平的關鍵就是美國,就是美國的生產——生產。我在很多場合說過,自從政府意識到應該有足夠的防務能力以來,差不多五年時間過去了。政府自己在1936年1月就這樣說過。然而,政府從那時起在這方面做了些什么?我們的生產部門在政治宣傳的濁浪中遭到了污蔑、攻擊和扼殺。我們的海軍沒有加強;我們的陸軍沒有現代化;我們聽任我們的兵器日趨陳舊;我們的飛機制造業得不到鼓勵;我們今天只有數量很少的一百來架現代飛機。結果,我們今天甚至沒有能力在本國制造飛機。這引起了另一個結果:我們送到英國的每一件東西,都犧牲了自己的防務能力。我們不得不作出痛苦的抉擇:到底是先把東西提供給英國,還是先提供給我們自己?我們不能使任何一方都得到充足的供應,更不要說使雙方都得到滿足了。
我以前說過,為了援助英國,我贊成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我們自己的防務計劃。但我要在這里強調指出,這是一種犧牲,這種犧牲完全是由于新政的錯誤而造成的。
更糟糕的是,而且是非常糟糕的是,我國的整個工業系統已陷于混亂。將來,即使我們能在常規基礎上進行生產,我國的發展速度也會大大減慢。
因為我們不是從正常水平上開始這項偉大任務的。我們是從蕭條的水平上起步,是從新政所造成的蕭條水平上起步。
因此,美國同胞們,我要非常、非常嚴肅地提出以下論點:這個政府主要通過打擊美國工業來維持自己的權力。這個政府不懂工業,它不懂,也從未研究過最基本的生產原則。
這個政府從1933年到1937年一直弄不懂美國與世界和平的關系,從1937年到現在一直搞不清美國與戰爭世界的關系。
這個政府現在甚至直到現在,還拒絕把充分的權力賦予懂生產的人。它堅持把整個防務計劃交給一個人批準,而此人正在爭取三連任,從而違背了這個共和國的最珍爰的傳統。
你們當真相信這個政府能應付當前這個完全由它引起的危機嗎?
你們當真相信它能迅速而有效地加強自由邊緣地區嗎?
你們當真相信它能為美國提供不可缺少的防御器,同時又能為英國送去適當的援助嗎?
你們當真相信它決不會把我們的孩子送上戰場,以便不顧一切地掩飾自己不抓生產的錯誤嗎?
在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繁重的生產任務。這是人類迄今所面臨的最偉大的生產任務,遠遠超過我們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所試圖完成的任務。
而且,我還可以坦率地說:在美國歷史上,對生產問題及其必要性懂得最少的政府莫過于本屆政府。
讓我們不要被表面現象所愚弄。讓我們不要被裝腔作勢和花言巧語所愚弄。在戰爭中,高談闊論從來救不了任何人的性命。
美國對于造成今天的世界性危機也出了一份力。對此事負有責任的那個人就是尋求三連任的人。不過,他想利用國際問題來實現自己的三連任,這似乎令人感到驚訝。
今晚,我不僅是在向你們密蘇里州人民講話,我是在向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的千百萬人民講話。
我呼吁所有的人。讓我們大家如實地看待美國吧!美國在和平時期采取行動時應具有一種意識——她是世界上的一支偉大的經濟力量。她對自己的行動如果不負責任,就會擾亂世界經濟。
因此,我們在和平時期有作用是生產,是提高購買力,是提高生活水平,不僅提高我們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提高向往民主生活方式的人們的生活水平。
我們在戰爭時期的角色也完全一樣。我們的作用還是生產——用生產來加強遠離我國邊界的自由邊緣地區。如果美國在生產上失敗了——無論在戰時或和平時期就會導致民主世界的災難。讓我們對此保持十分清醒的頭腦。1937年,新政使我國經濟復興的勢頭戛然而止,進而使法國和英國蒙受災難,并助長了希特勒的氣焰。
讓我們如實地看待我們自己吧!如果我們在和平時期和戰時不能擔負起雙重的生產責任,將會發生什么?當美國在生產上失敗了,將會發生什么?將發生戰爭。是的,一旦我們的生產部門失敗,甚至連自己也將面臨戰爭威脅。
現在,針對我國的同盟已經締結,對我國的威脅已接踵而至,我國的利益已遭到侵犯。獨裁者們的間諜已侵入我們的南方鄰國,要疏遠這些國家同我國的關系。
戰爭從來不是通向和平之路。綏靖從來不是通向和平之路。生產,唯有生產,才是通向和平之路。
今天,由于我們自己需要建立起防御體系,所以情況變得更為緊迫。等到我們能用自己的空軍、海軍和陸軍來顯示實力,等到我們能把工業動員起來作為軍隊的后盾,到那時,我們想象的任何外國勢力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這個防御體系的首要任務應當是鞏固自己,并且支持北方鄰國加拿大和南方的幾個鄰國。當我們使這個防御體系變得堅強起來只有當我們使它變得堅強起來,我們在本半球實現和平的希望才能成為現實。
與歷史上任何時候相比,現在美國人民的手中更握有其他國家的命運;與歷史上任何時候相比,現在更要由美國人民來澆鑄未來的結構。
這個結構,這個未知的結構,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誕生,即在下個月人民將為未來四年挑選自己的政府的那一天誕生。
到了那一天,希望人民不要選擇一個空談和平的政府,不要選擇一個裝腔作勢的政府,不要選擇一個雖作出很多許諾、但迄今仍未兌現的政府。
相反,讓人民選擇一個將把和平變成現實的政府,選擇一個將把事情辦成并使他們強大起來的政府。這個政府能夠面對任何獨裁者并且說:“這就是美國,美國已經準備就緒。”
上一篇:計擒鰲拜
下一篇:誠實致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