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別無選擇
為失策找理由,反而使該失策更明顯。
——莎士比亞
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1994年至1995年賽季的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說,他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他的父母。父母教誨他勤奮、耐心等種種美德,這種話聽來可能像陳腔老調,基德卻似乎真能按照這些教誨身體力行。
“小時候,父親常常帶我去打保齡球。我打得不好,總是找借口解釋自己為什么打不好。我父親說:‘別再找借口了。你保齡球打不好,是因為你不練習。’他說得對。現在我一發現任何缺點便努力糾正,決不找借口搪塞。”
達拉斯小牛隊每次練完球,你仍會看到有個球員仍在球場內奔跑不輟,一再練習投籃。
那就是杰森·基德,他是不找借口的。
披沙揀金
在整個企業界有一句最受歡迎的話:我們可以找借口,也可以賺大錢,但是我們無法兩者兼得。
事實上,不找借口是減少憂慮的良方,也是成功和致富的有效工具。
仔細想一想,“借口”通常只是恐懼的一種表現,如:“我恐怕沒有時間”、“我很怕邁出我的安全區”、“我不知道人們會怎么想”、“我怕我做不到”、“我認為這不是我的本性”等等。當我們除去這些借口背后的恐懼,不再憂慮時,就會充滿信心繼續前進。
一個習慣找借口的人,是無法發揮他最大的潛力的。當借口浮上這種人的心頭時,他會緊抓著不放,把它看得很嚴重,思索這個借口為何成立,然后用它做彈藥來對付自己。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通常連當事人自己都沒有察覺,這是一種自挫的習慣。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想法,就可以打破這個陋習。
事實上,每位成功人士都承認,他們也面對過自己內心的借口,例如:我累了,以后再做吧,我很害怕,或我不想做這件事。不過,這些人卻能夠將他們的恐懼和借口想象成可以克服、打發或至少不要看得太嚴重、太可怕或懶惰的想法而已。因此,他們不但沒有被負面的內在對話所淹沒,而且還可以將焦點集中在他們所從事的以及他們正嘗試完成的事務上。
上一篇:偶然的偉大發明
下一篇:分揀土豆與測容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