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乃是死,創造才是生
鸚鵡一度被認為是智商頗高的一種鳥,因為它可以“說話”。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鸚鵡其實只會一味模仿別人說話。
企業中就存在一批鸚鵡式的員工,他們總是喜歡沿著他人的足跡行走,沿著他人的思路思考。他們認為,“模仿”可以讓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成就卓越人生的一條捷徑。其實,“模仿乃是死,創造才是生”。
對于任何人來說,模仿都是極愚拙的事,它是創造的勁敵。它會使你的心智枯竭,沒有動力;它會阻礙你取得成功,干擾你進一步發展,拉長你與成功之間的距離。
古時候有一位商人,帶著兩袋大蒜,騎著駱駝,一路跋涉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那里的人們從沒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么奇特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盛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商人,臨別時贈予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
另有一位商人聽說了這件事后,不禁為之動心。他想:大蔥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帶著大蔥來到了那個地方。那里的人們同樣沒有見過大蔥,甚至覺得大蔥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還要好!他們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認為,用金子遠不能表達他們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他們決定贈予這位朋友兩袋大蒜!
步人后塵的商人,便如東施效顰,只能收獲兩袋大蒜。模仿是妄想成功的懶人最容易想到的捷徑。一味模仿別人而不做創新,只能成為別人的影子。
那英是我國流行樂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她獨具魅力的演唱風格征服了一大批青年人。她的《山溝溝》、《好大一棵樹》,《山不轉水轉》、《霧里看花》等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經久不衰的名曲。
但也許你還不知道,這位頗具實力的歌手初闖樂壇時,卻是以蘇芮的“替身”的角色出現的。
那英從小就具有非常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在樂感方面也有著很高的天賦,好多人都說她有一種學什么像什么的特殊本領。由于她的音色與蘇芮相近,因此她早期的演唱簡直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她曾錄制過一盤名為《蘇芮新歌》的帶子,流行甚廣。1992年小歌手姜珊遇見那英時說:“二姐,你那盤蘇芮的帶子騙了我3年,我一直都以為是蘇芮的原版呢。”
但那時,那英基本上還沒有什么名氣,她就是在模仿別人的演唱風格,音樂圈在流行什么,她就學什么、唱什么。
后來,那英在聽蘇珊·維格和賽德等世界級歌星的歌曲時突然有所領悟。她說:“我從她們的歌聲中發現,流行歌曲的演唱并不僅僅是‘西北風’式的唱法,也許在本能的音色基礎上才能唱出真正動人的東西,這給我很大的啟示。她們的風格并不是連喊帶叫。我恍然大悟,以前總認為只有連喊帶叫才能證明自己是個實力派,回頭一想真是幼稚無知。”
從這以后,那英在許多作曲家的幫助下,開始逐漸地脫離了蘇芮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她開始逐漸成熟,使自己的音樂事業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1992年的“奧林匹克風”演唱會上,那英與蘇芮同臺獻藝,但兩人的聲音和風格已完全不一樣了。那英終于找到了最能彰顯自我個性的演唱方式。
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意味著你必須面對別人不曾面對的艱難險阻,吃別人沒吃過的苦。但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東西,達到別人未曾企及的高度。
在工作中,如果你的腦袋里裝的都是前人的經驗,一味重復、毫無創意,那么你只會在陳舊的事物上打轉轉,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點子、新的創意,更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最后,只能淪為被企業淘汰掉的那個人。
上一篇:有所為,有所不為
下一篇:用干事業的態度做工作